-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张问陶三峡风物诗的性灵
2013 年第 1 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No.1.2013
第 29 卷(143 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Vol.29 No.143
三峡研究 栏目主持人:滕新才
主持人语:“可怜十二奇峰外,更有零星百万峰”,这是毛泽东激赏的清代四川籍诗人张问
陶描写三峡风光的名句。作为乾嘉诗坛三大家之一,张问陶以卓越的理论识见和丰富的文学创
作,不遗余力地彰显了他的性灵诗学观。本期刊发《论张问陶三峡风物诗的性灵》一文,撷取
诗人往返三峡吟咏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地方特产的佳什,以见其“天籁自鸣天趣
足,好诗不过近人情”的性灵诗风。
三峡文化不仅有精神文明的皈依,更有物质文化的承载。《华阳国志》著录民歌“川崖惟
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可知晋
宋间三峡人民即适应峡江地貌擅长粮食生产,以至美酒远被。时至唐宋,粮食生产结构已成定
局,仓储形制亦发生了重大变化,董春林博士《论唐宋时期三峡地区城镇仓窖建设之嬗变》就
此做了圆满的诠释,反映了峡外移民大量涌入的社会现实,凸显出三峡区域经济与峡外地区的
非同步性。
论张问陶三峡风物诗的性灵
滕新才 1 贺 玉 2
(1.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张问陶是清朝中叶乾嘉时代冠绝蜀中的诗人,其诗独抒性灵,讲求自然、天真。诗
人一生四度往返京蜀,经长江三峡两次,沿途写下了大量吟山咏水、观风赏物之作,最著名的是
摹写三峡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诗歌,真切自然而空灵,极富艺术特色;其诗歌理论
代表了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他的诗歌创作桴鼓相应。
关键词:张问陶;三峡风物诗;性灵派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3)01-0001-06
一、张问陶生平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乾隆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1764 年 6 月 26
日)生于山东馆陶县,其时张父顾鉴正任馆陶县令,“问陶”之名即由此而命。中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
进士,年仅 27 岁。后累官御史、吏部郎中、莱州知府,以赈灾事忤上司,称疾辞官,寓居苏州,病逝于嘉
庆十九年(1814)。张问陶是清中叶著名的性灵诗人,傲岸超然而又真率质直,自称“性僻谋生拙,心粗处
世真”[1]266(卷十一《初春感兴》),“天生不合寻常格”,“闲中立品无人觉”[1]255(卷十《梅花》之七)。如
收稿日期:2012-11-15
作者简介:滕新才(1965-),男,重庆荣昌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及三峡区域文化研究。
贺 玉(1988-),女,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1 级硕士研究生。
-1-
滕新才 贺 玉:论张问陶三峡风物诗的性灵
此孤僻性格却曾多次入京会试,显然其入世思想颇 经水道回故乡遂宁。乾隆五十三年(1788)离成都
深。这不能理解为张问陶思想之矛盾,行动之虚伪, 由栈道赴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次年与兄张问安同返
有沽名钓誉、终南捷径之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