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1语文假期作业文言文国庆作业.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1语文假期作业文言文国庆作业

PAGE  七年级第一次周练语文试卷 第  PAGE 6 页 共4 页 座位号 班 级 姓 名 考 场 监考老师 …………………………………装………………………………………订………………………………线…………………………………………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假期作业 语 文 试 卷 【《郑人买履》】 1、文学常识: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个故事刻画了固执、迂腐,不知变通的郑人形象,告诉我们说明要尊重客观现实,不要迷信教条,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办法的道理; 2、理解文意: ⑴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欲:想要 履:鞋 者:…的人 度:量长短 其:自己的 而:连词,表顺接,可不译。 之:指量好的尺寸 其:自己的 坐:同“座”,座位 译: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⑵至之市,而忘操之。 至:到 之:到……去 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 操:拿,携带之:指量好的尺寸 译: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⑶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乃:就 曰:说 持:拿着 译: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量好的尺寸。” ⑷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 之:代指尺码 译:就返回家拿量好的尺码。 ⑸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反:同“返”,返回 罢:结束 遂:终于 译:等到(他)返回集市时, 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⑹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何:为什么 之:代指鞋 以:用 试之以足(以足试之)(倒装句,状语后置) 译: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⑺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宁可 无:不 无自信(无信自)(倒装句,宾语前置,译句要调整) 译:(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简答:这个故事中最精彩之处是什么?为什么? 答:最为精彩之处在于末尾的人物对话,既解开了他人“何不试之以足”的疑惑,又把郑人固执迂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刻舟求剑】 1、文学常识: 文章选自《吕氏春秋》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懂得情势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2、理解文意: ⑴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涉:渡 者:……的人 其:他的,指楚人的 自:从 坠:掉 于:到 译: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了 ⑵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遽:立即,匆忙 契:雕刻 其:那,那个 是:这儿 之:助词不译 所从坠:剑坠落之的地方 译: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⑶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停止 其:他 所契者:刻记号的地方 之:剑 译: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⑷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矣:了 而:连词,表转折 若:像 此:这样 不亦……乎: 不也……吗 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幼时记趣》 1.文学常识? 选自《浮生六记》。沈复,清代作家。本文生动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意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译:我回忆童年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明:眼力,察:看清 童稚:童年。稚,幼小。 明查秋毫:形容眼里可以看得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2、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其:它的,代藐小微物。 藐:小 3、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之:的 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译:夏天蚊群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私:自己。 5、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我)心中想象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之:助词,不译; 所向:想象的景象。 或:或者 果然:果真 6、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译:抬起头看这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之:这景象 为:因为 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强:同“僵”,僵硬 7、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