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9健康生活责编:喻京英 邮箱:hwbjksh@163.com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民间有句养生俗语:“春捂秋冻,百病难
碰。”意思是说春暖时节不要因气温回升而脱衣太
多,宁可捂着点;秋凉时节也不要加衣太多,宁
可冻着点,使身体逐渐适应寒暑变化,有利健
康。此话来自长年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科学道理。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冬去春来,寒气
始退,阳气升发,而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
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
而入。“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
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
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老幼病弱捂“阳气”
“春捂”要恰当为之。早春时节,乍暖还寒,
老幼病弱者尤其要做好春捂而顾护阳气,“阳气若
强千年健”是也。“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
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
调节与季节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俗
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脱掉棉
衣,一旦气温降低,给人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
中枢来个突然袭击,会使其措手不及,难于适
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同时,进入春季,病
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
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乍暖还寒捂“首足”
初春气温有点怪,不脱衣服有点热,脱点衣
服有点冷。早春天气刚刚转暖,有些人便早早地
脱掉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一些爱美女性
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丝袜,露出美丽的
双腿。专家认为,民间的传统习惯春捂有一定道
理,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春捂不能忽视。
对于春捂,养生专家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
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早晚
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
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
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
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
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
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保暖适当捂莫过
“有一种冷,叫父母认为冷。”父母们生怕孩
子着凉生病,经常让孩子穿着臃肿的衣服在户外
活动。年轻爸妈们更是用小棉被把婴幼儿捂得严
严实实。医生提醒父母,“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
的,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气
温逐渐回升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
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而定。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
当捂一捂。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
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春季
可以让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
点。
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因此在增
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
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
吹反而容易着凉。由于孩子好动易出汗,更不要
捂得太多,出汗后骤减衣服很容易受凉感冒。要
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适应能力。而婴幼
儿需要逐渐适应外界寒暖的变化,如果暖被厚衣
捂得太多,孩子需要调节体温会出汗。而体液过
多消耗,就更不能适应寒冷刺激。
“春捂”有指标
“春捂”怎么捂?专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
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称为“春捂”指数。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
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
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
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
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
到来之前24—48小时。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
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
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
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昼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得随天气变化加
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一般认为,昼夜温差大
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7—14天恰到好处
医学专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
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
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衣服减得
过快可能会冻出病来。
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
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
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
起居调养。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不忙
着减衣,“春捂”得法,养生有效,免疫力正常,可预
防流感或生病。
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亦称心源性猝死,指因为心脏原因在1小时内
急性死亡者)除加强公共急救措施,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高危患者植入
心脏转复律除颤器(ICD)。但由于我国患病人群庞大,心脏性猝死的防治
工作远远不够。在近日启动的“共筑中国心:预防心脏性猝死患者援助项
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