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澎湖菜园湿地-台湾环境保护联盟
PAGE
PAGE 6
簡介澎湖青螺濕地
澎湖分會/林長興
地理位置
青螺濕地位於澎湖本島的湖西鄉北岸,西至西溪半島東側,北至青螺虎頭山砂嘴,東至澎41號公路,南至紅羅灣底(詳見地圖)。總面積約100公頃,為澎湖重要的生態敏感區之一。
濕地背景
青螺濕地的淡水水源由虎頭山流經青螺聚落南邊的羅經山出海,泥沙逐漸淤積於海邊淺灘,日久形成目前廣濶的海岸濕地。
1975年大永水產公司在此承租部分濕地,興建大片魚塭,至1995年租約到期為止,其間縣府林務課在廟前濕地周圍復育海茄苳紅樹林,成效良好,於1995年之後陸續試種另外三種紅樹林,雖成長較慢,也漸漸成林,目前已是澎湖最大的紅樹林濕地。
濕地範圍
本濕地由北而南大致可分為四區:
(一)青螺砂嘴海岸區:本區有砂嘴地形、玄武岩熔岩與海蝕地形、海岸造林區、文化遺址區及海岸潮間帶區、紫菜養殖區…面積共約20公頃。
(二)紅樹林復育區:本區位青螺廟南岸,防波堤以東的魚塭,至澎41公路旁之濕地,面積約10公頃。
(三)青螺魚塭棲地:本區為澎41公路以西的魚塭及人工棲地,面積約40公頃。
(四)紅羅灣潮間帶區:本區為濕地防坡堤以西的紅羅灣潮間帶,面積約30公頃。
濕地現況
青螺砂嘴海岸區:(見照1)
青螺砂嘴為澎湖本島最大的鉤形砂嘴,是政府規劃中的特殊景觀休閒區,目前部份海域有冬季紫菜養殖區,綿延的海岸線自砂嘴延至青螺港區,擁有豐富多樣的鳥類及海洋生物,更是青螺居民進行潮間帶產業活動的主要場所。
本區東岸的陸域還有:海岸造林區(見照2)、文化遺址區(見照3)及著名的『陽明妙塔』石敢當,為保護其自然與人文生態,應避免不當的人為設施。
(二)紅樹林復育區:本區目前復育有四種紅樹林,生長良好,其種子或胎生苗隨海水流動定根生長,林區漸漸擴大,周邊依存的各種生物,如招潮蟹、魚類、蝶類、鳥類等,種數均逐漸增加。(見照4)
(三)青螺魚塭棲地:自1995年大永水產公司放棄承租青螺濕地的魚塭後,因控制海水的閘門損壞失修,海水溢入魚塭以南大片濕地,原本為冬候鳥、過境水鳥及夏候鳥燕鷗棲息(見照5)、繁殖的場所全部沒入海水中,僅留魚塭土堤供鳥類停棲,有如人工棲地,目前鳥類棲息地已消失大半,十分可惜,現在部份魚塭成為澎湖輕艇協會休息訓練場所,退潮後成為鳥類和各種潮間帶生物棲息與覓食處。
(四)紅羅灣潮間帶區:本區位於青螺與西溪半島之間的潮間帶,是紅羅與西溪兩地居民撿拾螺貝的主要場所(見照6),更有『海中石塔』的石敢當,可惜海岸邊築有綿延的長堤與消波塊,阻隔了自然的視線。
濕地生態特色
青螺濕地為澎湖縣最大的濕地,早在民國83年環保署即把本濕地列為澎湖縣重要的生態敏感區之一,本區特色為:
陸域:有砂嘴地形、玄武岩熔岩與海蝕地形、海岸造林區、文化遺址、
『陽明妙塔』石敢當及古厝….
(2)水陸域混合區:有保育類紅樹林、魚塭棲地、四季輪替之候鳥群
(3)海域:有廣闊的潮間帶及休閒漁作區、四季輪替之候鳥群
重要性
青螺濕地面積遼濶,為澍湖最大的紅樹林復育區,也是澍湖鳥類重要棲息地之一,並有保育類鳥種小燕鷗在此繁殖,也是澎湖鳥類最大棲息與度冬地之一,每年計有百餘鳥種、數千隻度冬或過境候鳥,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態資源,若能善加維護與規劃,結合濕地周圍的海岸地形及潮間帶產業活動,將會成為澍湖最有特色的海岸濕地。
重要動物
青螺濕地發現之保育類動物如下
※瀕臨絕種:
1.黑面琵鷺 (Platalea minor)
※珍貴稀有保育類:
1.蓬萊草蜥 (Takydromus stejnegeri)
2.唐白鷺 (Egretta eulophotes)
3.赤腹鷹 (Accipiter soloensis)
4.灰面鷲 (Butastur indicus)
5.紅隼 (Falco tinnunculus)
6.燕鴴 (Glareola maldivarum)
7.小燕鷗 (Sterna albifrons)
8.蒼燕鷗 (Sterna sumatrana)
※其他應予保育類:
1.紅尾伯勞 (Lanius cristatus)
重要植物
青螺濕地之植物至2003年底止,據澎湖鳥會調查紀錄已有185種,其重要植物概分下列二項:
紅樹林復育區:本區(青螺廟前)有澎湖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台灣的四種紅樹林在此均復育有成,並已具有海岸林之功效,其四種紅樹林種為
1.海茄苳;2.水筆仔;3.欖李;4.紅海欖(舊名:五梨蛟)
濱海植被區:本區沿岸長年受海風侵擾,已繁衍出耐鹽、抗強風的濱海植物,其中以海芙蓉、馬鞍藤、苦林盤、白水木、草海桐、仙人掌等…為主。
結 語
1994年8月環保署在其「台灣海岸地區環境敏感地帶保護區規劃調查」報告,即將青螺濕地劃為:澎湖重要生態敏感區之一。青螺濕地除紅樹林濕地最具特色外,尚有廣大的潮間帶濕地及魚塭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