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

造化天工与文心文眼——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 何光锐 \ He Guangrui ????历代吟诵寿山石的诗词层出不穷,清人查慎行的“天遣瑰宝生闽中”,可能是被人引用最多的名句之一。寿山石产于距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约四十公里的寿山村,生成于数千万年前的中生代,当时这里的地质出现重大的变革,大量岩浆喷出地表,在火山喷发的间隙期,伴有大量酸性的热液活动,熔岩顺着岩石的裂隙充填或与围岩交融凝结晶化,形成了寿山石。寿山石石质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摩氏硬度在2至3度之间。 ????黄宾虹先生在《古印概论》中说道:“寿山石发现于元明之间。最初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好事者以其可锓可刻,用以制印。”这些所谓的“好事者”,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一个文人和书画家的群体。他们与寿山、青田等“花乳石”的“惊鸿一瞥”,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缘,篆刻艺术由此再获生机,进入“石章时代”,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明清流派印也由此产生。所以寿山石的本质,是一种印材。寿山石雕发轫于制钮,是一种服务于文人、为文人所欣赏、乃至文人参与其中的“文人化”的艺术。 ????寿山石除了柔而易攻、通灵润泽之外,变幻莫测的色彩与纹理,更是其魅力之所在。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说,“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然而,“物之病”却能“取妍于人”,让欣赏者“以之为美”,这种美的根源不在“物”,而在于“人”,在于一双审美的眼睛。寿山石的真正发现者是文人,这句话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计有一百多个品种。田坑石是一种次生矿,矿石从山体剥落后,零星地埋藏在寿山溪及溪旁水田底下的砂层中lot 1869 弥勒 寿山党洋石章 Shoushan Dangyang Stone Seal Imaged in Mile Buddha 9×3.5×3.5cm 估价/EST.:RMB 80,000-120,000lot 1872 江南春 昌化鸡血石摆件 Changhua Jixue Stone Seal Imaged in Spring in Southern China 14.5cm.high 估价/EST.:RMB 450,000-650,000lot 1896 求偶鸡 寿山高山桃花冻石摆件 Shoushan Gaoshantaohuadong Stone Carvings for Display Imaged in Two Chicks in Love 12.6cm.high 估价/EST.:RMB 160,000-200,000。田坑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多呈卵形,肌理隐现萝卜丝,具有“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历来被尊为“石中之王”。水坑石玉质冰心,通灵富有光泽,产于寿山溪源头的坑头,由于坑洞深邃,地下水迷漫,开采十分困难,历来产量甚微。其中上品水晶石多为传世旧物,十分稀罕。山坑石分布于寿山、月洋与黄巢等山脉的岩层中,储量最大,五颜六色,名目繁多,质地纹理差别颇大,多以产地或色相命名。所谓“盛世出好石”,改革开放后不断涌现出荔枝洞、汶洋等新石种,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石中之后”芙蓉石重新开采,产量和整体质量远超前代。 ????对于寿山石的天工灵秀、自然之美,金石书画家潘主兰先生曾评价道:“如斯尤物,迥非笔墨能尽其名状。”寿山石雕与其他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绘画、雕塑面对的材料是一致的,或可选择的,允许创作者自由发挥。而寿山石雕面对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独特的,是有生命的,材料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察颜观色”、“循石造型”是寿山石雕的精神所在,以石为本、天人合一乃最高境界。这就给寿山石雕的创意设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对每一块材料的创意构思,不仅决定了石头的命运和作品的审美高度,同时也折射出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境界和想象力。造化天工与文心文眼的不期而遇,成就了寿山石雕的艺术高度。 ????有实物为据的寿山石雕的历史,至少长达1500年以上。早期寿山石雕以宗教用品为多,至元明之间,随着以“花乳石”治印盛行,寿山石章应运而生,印钮装饰的需要,雕刻刀具与技法的演变,使寿山石雕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清代是寿山石雕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期。故宫收藏的1500多件寿山石作品,其中大多数就是作为当时的福建地方贡品送京的。清代匠师因材施艺的水平比前代明显提高,能根据石材的形态色质的不同,分别雕制印章、人物、动物和文具、器皿。据清人毛奇龄《后观石录》记载,在他收藏的49枚寿山石印章中,单是兽钮就有螭虎、辟邪、狻猊、青羯、天马、獬貂、貔lot 1912 桃花源记 寿山田黄石章 Shoushan Tianhuang Stone Seal with the Story of Taohu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