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地理重点

第一章 一、海陆分布特点:(1)不均性:全球海陆分布不均,陆地相对分布在北半球。(2)相似性:多数大陆形状相似。(3)对应性:各大陆南北成对分布(除南极外),且每对间为陆间海,多岛屿、火山,地震频繁。(4)可拼性:大西洋两岸大陆彼此吻合。(5)大陆东缘为一系列岛弧环绕,岛弧外为海沟(亚欧大陆东岸最典型)。 二、海底地形:据地形特点可分三类: 1、大陆边缘:大陆向洋盆过渡地带,由三个次一级地貌单元构成:A、大陆架:陆向海自然延伸被海水淹没部分,坡度小B、大陆坡:大陆架以下外侧,坡度、深度明显加大C、大陆基:大陆坡末端与洋盆之间的缓坡带(陆、洋分界处及海沟发育处)。2、大洋盆地:洋床上大而平坦的洼地。3、大洋中脊:洋底中部的巨大隆起,贯穿全球大洋,全球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A四大洋均有一条中脊,彼此连接贯通;B中脊被断裂带错开 ,是洋底扩张的中心部位;C中脊两侧为广阔的洋盆 三、陆地地形: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四、未来世界海陆演化趋势:a.太平洋将缩小,大西洋、印度洋继续扩展,美洲向亚洲靠拢; b.印度继续北移,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不断抬升;c.非洲北上与欧洲连接,地中海消失,阿尔卑斯续抬高 ;d.东非大裂谷完全裂成新大洋,非洲大陆解体; e.澳大利亚大陆继续北移,先与马来群岛撞接,后与亚洲拼合(或擦肩而过);f.北美加利福尼亚湾继续裂开,西侧成为孤岛;g.各大陆将汇聚在太平洋位置,太平洋闭和,南北美洲与亚洲碰撞成高大山系。 五、地表形态的演化: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改变地表形态: 内力强烈地壳运动海陆变迁,地面起伏暂时平衡 外力长期缓慢变化夷平地表,改变平衡量变引导质变引起强烈地壳运动。 六、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1、板块的划分A、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B、板块边界:表现为地表上的褶皱山系、大洋中脊、海沟,火山、地震频繁。C 板块边界类型及运动方式:离散型(背离)汇聚型(俯冲、碰撞)平错型(平行滑过) 2、板块的运动 以大陆地台破裂为开端,以大陆碰撞为终结,此间伴???大洋的张闭与大陆的分合,各大地构造类型相继演替。 七、大洋盆地的发展演化阶段:胚胎期(东非裂谷、贝加尔湖)幼年期(红海、加利福尼亚湾)成年期(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衰退期(太平洋)终了期(地中海)遗痕(喜马拉雅山)大陆的分合:元古代:泛大陆和泛大洋。古生代:由分到合,经历一个轮回。中生代:泛大陆重新分裂。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轮廓。 第二章 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 1. 气候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划分界线:等温线。一般:最热月均温10℃等温线----寒/温带分界线,最冷月均温18℃等温线----温/热带分界线。温带 :亚寒带和亚热带2.气候类型::每个气候带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布的特点进一步的划分。从赤道到极地,各种气候类型基本上是按纬度更替的。 3、纬向性表现:大陆的低纬和高纬地带表现明显,各气候类型均按纬度南北更替, 多呈带状分布,甚至横贯大陆东西。原因: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 4具体类型分布:1)赤道多雨气候各大陆赤道两侧,南、北延5°~10°左右: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2)热带干湿季气候:分布:南、北纬15°,非洲中部、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南、北纬15°—30°间,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4)极地冰原气候:分布:极地及其附近地区,格陵兰、北冰洋诸岛和南极大陆。5)极地长寒气候带。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缘。6)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带:分布:50°—70°N间,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5.各洲表现:非洲气候纬向地带性,类型按纬度更替,排列近乎对称。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气候纬向地带性也表现显明。各类型从北向南依次更替,特别是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均呈带状分布,横贯大陆东西。 二、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 1.原因及表现:海陆的分布以及由此引起的海陆间气温、气压、风向、降水等随季节的变化,产生了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的基本差异,尤其中纬地区同一气候带内明显区分出西岸、内陆、东岸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 2、海洋性气候主要特征:冬温夏凉,秋温高于春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时间较迟;湿度大,云雾多,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冬雨较多。大陆性气候主要特征:冬寒夏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时间较早;湿度小,云雾少,降水不多,且集中于夏季。 3.规律:(1)大陆西岸:各大陆西岸的相应纬度内均有分布,次序更替。A.温带海洋性气候:40°N以上,西风带和海洋气团影响,沿岸有暖流,冬温夏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