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近大自然热爱龙背山
亲近大自然 ,热爱龙背山
五(2)班 丁珺
;龙背山森林公园位于宜兴城区南侧,占地550公顷,园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公园于2000年着手建设,已投入资金3亿元,各项基础设施已经到位。文峰塔、历史名人馆、科教名人馆、艺术名人馆等一大批景点已建成开放。园内上万平方米草坪绿意盎然;桂花园、杜鹃园、蔷薇园镶嵌于青松翠竹间,而岩碧飞瀑,砚池碧波和茂林修竹,常使游客流连忘返。龙背山森林公园是沪、宁、杭地区最大的城区生态公园,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 龙背山森林公园地处宜兴人民路最南端,是一个融阳羡迷人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娱乐公园。龙背山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龙背山原名红荡山,是铜官山向东连绵起伏的筱岭山、龙潭山、沧浦山、梅岭山等蜿蜒至东氿之滨十多个小山丘的总称,它犹如一条长长的青龙卧伏在阳羡古城南郊,故称“龙背山”;另有一说是相传在晋朝,宜兴出了一条蛟龙,经常发蛟水祸害百姓,其时,南山出了一只白额猛虎,也常伤人;加上一名恶少周处危害乡邻,宜兴人称之为三害。有一年这条蛟龙发了一次特大的蛟(宜兴人称山洪暴发为发蛟),大水一直淹到铜官山脚下,洪水退后,留下两个大水塘,各有三亩地左右大,久旱不涸,终年不竭,据传是蛟龙的两只前爪抓出来的。后来,蛟龙和猛虎被周处斩杀了,但这一带蜿蜒起伏的山冈形似蛟龙伏着的背脊,故称“龙背山”。 ;1.听秋轩
听秋轩,位于宜兴城南门外龙背山麓显亲寺内。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僧方厓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柯九思有《听秋轩》诗云:“清池荫密竹,幽鸟语嘤咛;夜静天籁作,白露下泠泠;试问轩中士,喧然果何听;无作亦无止,虚空动性灵。”至正十六年(1356年)兵毁。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邑人吴正志(官至光禄寺丞、江西湖西道佥事)重建“听秋轩”。天启七年(1627年),僧真诚募资重修。崇祯九年(1636年)捐金浚放生池,邑人曹应秩(官河南兵备道)为记。楹联:(上)虚槛招云集;(下)风廊倚水清。;2.含清亭
明代宰相徐溥入阁拜相,历经景泰至弘治四朝,被尊为“四朝元老”。在其故里龙背山麓溪隐村建有徐大宗祠(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有“含清楼”、“归乐堂”、“世德堂”等,均含怡养和忠孝之义。今为纪念徐溥,故将此亭命名为“含清亭”。
楹联:(上)龙在水长碧;(下)雨开山更鲜。;3.流杯桥
流杯桥,位于石亭埠、水月庵东,一小石梁横跨涧上,靠近射虎亭的南山坡下。相传晋时周处入南山射虎除害,回归途中,至龙背山脚下时,父老们已在涧桥畔迎接,为他置酒庆贺。周处性情豪爽,举杯畅饮,尽兴之际,顺手掷杯于涧,望着此杯随水自东向西漂流而去。后人便称此桥为“流杯桥”。;4.颐山亭
吴仕,字克学,号颐山,明正德九年(1541年)进士,官至四川参政。因愤于奸相严嵩当道,辞官回乡,隐居龙背山区,购地植梅,筑亭梅园小溪之间。今于此复建“颐山亭”。
楹联:(上)艳若桃花映村坞(下)隔水枫林绕岸明。;5.射虎亭
射虎亭,位于宜兴城南龙背山区一山岗。此地俗称“老虎墩”,晋代征西将军周处射白额虎于此。相传古时龙背山区山高林密,为虎狼出没之所,尤其是白额猛虎,屡伤人畜,危害百姓。周处决心射杀猛虎,为民除害。一天,他背弓囊矢??来到此墩密林深处。一会儿,那吊睛白额虎啸风而至。周处不慌不忙,满弓疾箭,一箭即中白额虎咽喉,为民除却一害。地方人士便在墩上建“射虎亭”,以资纪念。 ;
6.渔隐亭
龙背山北麓溪隐村,为明代宰相徐溥故里。其父徐琳,人称渔隐公,尝捐资重修承云塔旁之福源禅寺。今筑“渔隐亭”,以资纪念。
楹联:(上)水寒深见石;(下)松晚静闻风 ;谢 谢 观 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