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答案和必修二中国经济史复习
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7.(1)地方士绅的阻挠反对,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实业。(2)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 抓住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3)诚实经营,诚实守信。;28(1)服装、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2)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了传统,又吸取了西方优点。
外来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影响。(3)积极影响: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29(1)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确立计划经济体制。1985年,实行改革开放;1995年: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表一:时间 事件
1953-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农业合作化
表二:1958年 人民公社化
表三:1978年改革开放 农村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
(3)变化: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产品丰富;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课本第5页;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有哪些土地经营方式(课本第8页);三、手工业商业知识点:
1 冶铁炼钢技术:南北朝时发明世界领先的灌钢法
2 冶铁燃料:(1)汉代用煤冶铁,北宋普遍流行(2)南宋末用焦碳炼铁,明朝流行
3 丝织技术: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 ;唐代缂丝技术
4 棉纺技术:元代: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
元明时期:江苏松江-棉纺织业中心
5 陶瓷:宋代,景德镇--“瓷都”; 元代--青花和釉里红;明代--斗彩和五彩瓷;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6 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纺织业等。特征:自由雇佣劳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7、官私手工业消长:官营到明代前期为止,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明代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7、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出现长安、扬州等大都市,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唐代:整齐划一坊市制。
8、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打破市坊界限,现出街市,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时间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9、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①商业市镇兴起②白银普遍流通③棉花、茶叶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等。
;四、古代经济政策(课本27-28页);五、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六、近代工业的起步-洋务企业;七、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短暂春天;曲折
发展;
一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实践: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1949-1956)。课本82页
⑴、1949---1952年,经济调整,经济形势好转
⑵、1953-1957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课本84页
⑴初期有益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制定正确决策:
①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②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矛盾;
③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⑵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3)失误:a 1958年“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b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①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②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左倾错误
③危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195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⑶纠“左”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 62年形势好转 。
(4)、经验教训:①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从国情出发,农、轻、重平衡发展。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课本86-87页;三、概述我国开放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特点。课本92页;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1)、2001 .12.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世贸组织的性质:世界性统一市场
(3)、历程: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中止/1986年(提出恢复)/ 2001年12加入
(4)、意义:标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