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71254843汇.doc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71254843汇.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71254843汇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 1、监测项目 应测项目其它项目温度、大气压、空气流速、相对湿度、新风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臭氧、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苯并[α]芘、可吸入颗粒物、氡(222Rn)、菌落总数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苯乙烯、丁基羟基甲苯、4-苯基环己烯、2-乙基己醇等2、分析方法 2.1 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1)首先选用评价标准(如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指定的分析方法。 (2)在没有指定方法时,应选择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行业标准方法,也可采用行业推荐方法。 (3) 在某些项目的监测中,可采用ISO、美国EPA 和日本JIS 方法体系等其它等效分析方法,或由权威的技术机构制定的方法,但应经过验证合格,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质控要求。 2.2 监测分析方法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要求的各项参数的监测分析方法见表6.2。 表6.2 室内空气中各种参数的检验方法 序号参数检验方法来源1温度(1)玻璃液体温度计法(附录A.1) (2)数显式温度计法(附录A.1)GB/T 18204.132相对湿度(1)通风干湿表法(附录A.2) (2)氯化锂湿度计法(附录A.2) (3)电容式数字湿度计法(附录A.2)GB/T 18204.143空气流速(1)热球式电风速计法(附录A.3) (2)数字式风速表法(附录A.3)GB/T 18204.154新风量示踪气体法(附录A.4)GB/T 18204.185二氧化硫SO2(1)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附录B.1) (2)紫外荧光法(附录B.2)(1)GB/T 16128 GB/T 15262 (2)附录B.26二氧化氮NO2(1)改进的Saltzaman法(附录C.1) (2)化学发光法(附录C.2)(1)GB 12372 (2)GB/T 15435 (3)附录C.27一氧化碳CO(1)非分散红外法(附录D.1) (2)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附录D.1) 气相色谱法(附录D.2) 汞置换法 (3)电化学法(附录D.3)(1)GB9801 (2)GB/T 18204.23 (3)附录D.38二氧化碳CO2(1)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附录E.1) (2)气相色谱法(附录E.2) (3)容量滴定法(附录E.3)GB/T 18204.249氨NH3(1)靛酚蓝分光光度法(附录F.5)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附录F.3) (2)离子选择电极法(附录F.2) (3)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附录F.1) (4)光离子化法(附录F.4)(1)GB/T18204.25 GB/T 14668 (2)GB/T 14669 (3)GB/T 14679 (4)附录F.410臭氧O3(1)紫外光度法(附录G.2) (2)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附录G.1) (3)化学发光法(附录G.3)(1)GB/T 15438 (2)GB/T 18204.27 GB/T 15437 (3)附录G.3序号参数检验方法来源11甲醛HCHO(1)AHMT分光光度法(附录H.1) (2)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附录H.2) 气相色谱法(附录H.3) (3)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附录H.4) (4)电化学传感器法(附录H.5)(1)GB/T 16129 (2)GB/T 18204.26 (3)GB/T 15516 (4)附录H.512苯C6H6(1)气相色谱法(附录I.1) (2)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附录I.3)(1)GB/T 18883 GB 11737 (2)附录I.313甲苯C7H8 二甲苯C8H10气相色谱法(附录I.1、附录I.2) (2)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附录I.3)(1)GB 11737 GB 14677 (2)附录I.314可吸入颗粒物PM10撞击式—???称重法(附录J)GB/T 1709515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1)气相色谱法(附录K.1) (2)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附录K.3) (3)光离子化总量直接检测法(非仲裁用)(附录K.4)(1)GB/T 18883 (2)附录K.3 (3)附录K.416苯并[α]芘 β(α)P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L)GB/T 1543917菌落总数撞击法(附录M)GB/T 1888318氡222Rn两步测量法(附录N)附录N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