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阴之路—北京胡同教程
光阴之路
来源: 北京晚报 ??? 2016年07月29日
形容北京的胡同多,有句老话: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胡同,是北京城的“血脉”;胡同文化,也是老北京人的一个情结。
小时候在西城、东城的胡同长大,那弯弯曲曲的胡同是儿时捉迷藏的地方,是骑着自行车上学时槐花落下的地方,是邻居大爷们围着下棋、大妈们摇着蒲扇聊天的地方。胡同里一座不起眼的房子,可能就是旧时一处王府或者一座有故事的名人宅院。那时候,周围小朋友们的学校,多数都是以胡同命名,比如香饵小学、府学小学、什锦花园小学、黑芝麻小学、丁香胡同小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彰显着北京的国际范儿,老城胡同则越来越隐没在城市深处。须知,北京的胡同街巷大多成于元代、最迟也在明代定型。个别街道可以上溯到辽、金。就历史长河而言,几百年固为一瞬,但就一条胡同的年龄而言,却足以比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建国时间还长。几百年来,北京胡同的风土人情、礼俗好尚、珍闻逸事、人事变迁,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北京史。
一条条老胡同,好比光阴之路:叫百花深处的那条胡同或许真有个哀婉的故事;佟麟阁路上,建筑风格优美的圣公会小教堂堪称世界之最;要看北京最早的“金融街”,就要到施家胡同去了……即使一条寻常巷陌,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可讲。夏日炎炎,不妨漫步在老胡同的绿荫下,听听京腔京韵,让老时光慢慢浮现。
施家胡同—珠宝市大街—钱市胡同
老北京的金融区
清末民初时期,前门大栅栏的施家胡同与钱市胡同、西河沿街构成了北京最集中的金融区,胡同里会聚着众多私家银号、票号、炉行(旧时炼银作坊)和近代银行。当年那些日进斗金、守卫森严的高门大院,如今历尽沧桑早已面目全非。
与煤市街沿途的其他几条胡同相比,施家胡同显得格外宽阔。作家肖复兴在《城南银街》一文中回忆,他小时候住在西打磨厂,常常穿过施家胡同去看电影。当年大栅栏一带与施家胡同并行的胡同有很多条,他之所以爱走施家胡同,一是因为路两边有好看的楼,二是因为其他胡同都没有它宽,关键是,除了它是柏油马路,其余都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一片。
从西向东逛施家胡同,第一座比较惹眼的建筑是施家胡同28号,曾经的广瑞银号,一栋有着四根简易爱奥尼克柱子的二层小楼。楼门口没有台阶,只有碧绿碧绿的爬山虎沿着顶天立地的米黄色石柱向上延伸,露出好看的柱头。继续向东,24号是丰盛银号,但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22号的集成银号也是一座规模较大的二层楼,红墙白柱十分显眼。再往前,就走到了19号的“融工宾馆”,一看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也是整条胡同最规整的一栋楼。门口接待室的阿姨告诉我,这里原来是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招待所,再往前是人民银行的宿舍,现在对外营业。继续走,路北15号是福生银号,17号是启明银号,21号是三聚源银号,一溜儿排开。启明银号在上世纪50年代时是整个施家胡同居民开大会的场所,号称“社会主义大院”,现在已成民宅。如今大院门楣上那条造型优美的弧线和硕大的五瓣花砖雕,成为前来探访游客的拍照热点。
再往前走,一座高大的三层小洋楼跃然眼前。这就是曾经的裕兴中银号,整条施家胡同中最大的一家银号。裕兴中银号始建于民国时期,1947年迁至施家胡同11号。它沿用旧式票号的经营特色,不设营业大厅,根据业务方向设置厅堂住房,颇像现代商务公寓。如今这里是一家旅馆,名叫合德缘,建筑呈“L”形,中间天井已经被玻璃封上,后门可通向蔡家胡同。这家店的住客不少,拎着箱子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裕兴中旁边的9号也是一家银号,叫同元祥,是座四合院。再往东,路南4号有一家锦绣庄宾馆,收拾得非常干净。据说清代同治年间原是一家名为“三义”的镖局,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由于票号兴起,镖局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于是“三义镖局”便被改名为“三义客店”,开始了最早的旅店业的经营。现今的锦绣庄已是大栅栏地区较为有特色的一家三星级四合院酒店。
从施家胡同东头出来,就来到热闹非凡的珠宝市大街中段。著名的钱市胡同藏身其中,只有70厘米宽,稍不留神就会走过。别小看这条长不过55米的窄小胡同,那时却垄断着全京城白银和铜钱的比价,每天都有人高举着不时更改比价的“水牌”挨门挨户报价。每家门上都刻有对联,如今字迹依稀可辨,比如10号门上刻的“聚宝多流川不息,泰阶平如日之升”。胡同西高东低,我去的那天北京刚下过大暴雨,却一点没有积水。
沿珠宝市继续向北到前门西河沿街,可以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大栅栏北京坊项目。西河沿街,说它是“金融街”一点也不为过。清朝时这里云集着银钱业公会正乙祠、仁昌金店、汇泉银号、乾云生银号等。到了清末民初时则雄踞着交通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原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待北京坊项目建成后,游客就可以参观保护性修缮后的多家金融机构旧址,领略新老建筑互生共融的独特历史文化韵味。
GO提示
从地铁7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