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强特色探索农业增效新途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方式,强特色探索农业增效新途径

PAGE  PAGE 5 转方式,强特色 探索农业增效新途径 2016年,八五二农场按照总局、公司关于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有关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稳产能、增效益”为主线,针对农场百万亩旱作农业的特点,坚持市场导向和消费导向,“打绿色牌,走特色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农牧融合发展。通过一年的精心实施,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现将2016年转方式调结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压玉、扩豆、增稻、强经饲”的原则,大力压缩了玉米种植面积,使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实现农作物总播面积119.11万亩,其中玉米面积34.9万亩,和去年相比调减36.5万亩,减少51 %;豆类面积61.1万亩,增加31.5万亩,增加106%;水稻面积22.1万亩,增加4.9万亩,增加28.5%;饲草饲料地面积1万亩,实现粮豆总产10亿斤,粮豆平均单产423公斤/亩。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特色作物种植实现了新突破。 为把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效益,由过去只注重“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农场以市场为导向,种植特色豆类32.5万亩(含在豆类面积中),特色豆类种植面积为10年来最高。在豆类种植上实现了“一大(大粒豆0.5万亩)、一小(小粒豆24.3万亩)、两高(高油、高蛋白2.5万亩)、多杂(红小豆、芸豆、黑大豆、双青豆等5.2万亩)的种植结构。经计算,特色豆类亩均利润200元以上,全场32.5万亩特色豆类实现总利润8040.9万元以上,较种植玉米利润增加12822.3万元以上,较种植普通大豆利润增加5210.15万元以上。 (二)农牧结合实现了新突破。 为充分发挥农牧结合优势,农场首次把饲草纳入种植业结构调整统筹考虑,以犇犇牛业为龙头,种植优质牧草面积1万亩,形成了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作为垦区唯一一家成功复种燕麦及苜蓿的单位,此项种植技术的落实,为现代奶牛示范场节省外购饲草成本300万元以上,为种植户增收240万元。 (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农场不断壮大培育涉农龙头企业,其中:以有机水稻加工为主的银鸿米业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荒仔”牌有机大米畅销省内外;桦龙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甜粘玉米400吨,年签订甜粘玉米种植订单3000余亩;黑龙江红兴隆农垦沃野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立足于场内有机食品杂粮生产基地,年生产销售杂粮礼盒 2万余盒;黑龙江红兴隆农垦犇犇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2032万元,集奶牛养殖、鲜奶销售于一体,是目前垦区建设规模、奶牛存栏最大的专业合作社;黑龙江红兴隆农垦钢铁镇小粒豆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800万元,主要生产绿色小粒豆、大豆、黑豆等,带动了农场绿色食品种植业的发展;黑龙江红兴隆农垦白桦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50万元,主要从事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带动了农场经济作物种植业发展。 (四)科技示范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强化了科技创新意识,坚持了农业、农机、农户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原则,圆满完成了总局“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农牧结合试验示范项目1130亩,其中稻田养鸭550亩、稻田养蟹80亩、玉米田养鹅500亩;水稻大棚二次利用发展食用菌58栋,种植食用菌黑木耳40万袋;完成水稻超早钵育机插60亩;旱直播节水灌溉完成380亩,水稻侧深施肥完成5000亩。 (五)绿色农业实现了新突破 以实施农业“三减”行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一是作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示范场,在八个管理区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工作。2016年生产配方8500吨,施用面积达45万亩,减少化肥施用量900吨。 二是推广水稻黄腐酸有机肥(200吨)使用面积2万亩,豆类有机、无机复混肥0.5万亩。 三是扩大需肥量少的小粒豆、红小豆种植面积达28万亩,可比常规大豆种植减少化肥使用量30%。 四是实现绿色、有机食品监测面积80万亩,强化全程投入品监管,实施“三减”示范面积3.2万亩,实现减化肥5%以上,减农药3%以上。 (六)“互联网+农业”实现新突破 农场依托农业物联网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逐步推进田间物联网应用。2016年投入资金410万元,实施农业物联网监测面积19万亩,建立监测点25个,安装监控设备31台套。 项目落实在一、二、三、四、五、六、七管理区及大索伦水库、东风水库共9个单位,内容包括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作物长势影像监测系统、自动化小气象站、浸种催芽监控、农机库监控、晒场监控、农用机场监控、水利监控、有机食品基地监控、土地承包监控等。目前所有设备、网络线路及电力供应架设已完毕,系统正在试运行中。 三??经验体会 (一)面对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挤压,转方式、调结构,是应对农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