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理论.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二章 人类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3)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理论简评;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902年6月15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 ;他的著作有: 1950 《儿童和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 1958 《少年路德: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Young Man Luther? . 1964 《领悟与责任》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1968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1969 《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Gandhis Truth?B S*u 1973 《共同点的研究》In Search of Common Ground 1974 《新的同一性维度》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 The 1973 jefferson lecture in the humanities?. 1975《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Life History and the Historical Moment 1977 《玩具和理由:经验仪式化的阶段》Toys and Reasons: Stages in the ritualization? of expericence 1979 《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种新观点》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A Reissue 1982 《生命周期的完成》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1986 《老年人的重大事件》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婴儿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3)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婴儿期:信任感—不信任感;儿童早期:自主—羞耻感和疑虑;学前期:主动感—内疚感;学龄期:勤奋感—自卑感;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孤独感;成年中期:繁殖感—停滞感;成年晚期:自我完善感—失望感;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物性,埃里克森既考虑生物学影响也考虑文化和社会因素,抛弃性本能中心 。 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贯穿终生的渐进过程,分为有固定顺序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 每个任务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端点, 个体的发展水平就处于两个端点之间,健康人格倾向于积极的那一端。 解决每阶段的发展危机个体就顺利地发展至下一个阶段 ,否则个体将会遭遇到适应的困难,并进而影响到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 ;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强调自我和理智的力量; 更强调文化的影响;;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华生生平 John B.Watson;“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1913) 宣布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三个原则: (1)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比如观察法; (3)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 .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S — R)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1)否认遗传。华生否认遗传的原因 行为取决于刺激,而刺激是客观的不是遗传的 生理的遗传并不引起机能的遗传 华生理论以控制为目的,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2)夸大环境和教育 教育万能 学习理论:用外部刺激塑造行为 (S-R) (3)儿童情绪发展研究;小艾尔伯特的条件性恐惧形成的实验, 以证实情绪也是后天习得的。;简评: 华生主张对儿童心理进行客观研究,使得心理学的科学意味更浓,这点是应当值得肯定的;但他忽视生物因素和认知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否定意识、否定儿童主动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则是错误的。;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斯金纳生平 (19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