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doc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doc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一、导入: ? 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按照歌词播放北京前门和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冰糖葫芦和大碗茶等传统饮食的今昔照片, ? 师:就让我们循着这袅袅的余音去看看那高高的前门,走进爷爷生活的年代。(屏显) ? ? 二、活动一:依据课标,解读课题 ? 师:现在请大家按照出示的课程标准把本课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分解出几个子课题。 ? 生:物质生活的变迁;习俗的变迁。 ? 师:很好!再细分一下。 ? 生:衣、食、住、行和习俗的变迁。 ? 师:很具体!除了了解变迁的史实,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 生:探究变迁的原因。 ?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本节需要探究的题目: ? ? 三、了解过去,凸显时代变迁 ? 师:我们首先要了解近代以前的物质生活与习俗。 ? (屏显)图片“旗人家庭” ? 师:从图片上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这家服饰、居住和饮食的哪些信息? ? 生:女的穿旗袍,男的穿长袍马褂;他们住大宅子,吃满汉美食。 ? (屏显)图片(下层人家) ? 师:从图片上我们又可以得到关于这些人的衣、食和住方面的哪些信息? ? 生:他们穿粗布大衫,吃咸菜窝头就着一碗大碗茶,住茅屋、大杂院。 ? 师:他们的茅屋或许还会为秋风所破呢。 ? (屏显)⑴社会上层:①穿长袍马褂;②吃满汉美食;③住深宅大院。⑵平民百姓:①粗食布衣;②住普通民居。⑶各阶层所用皆为自给自足 ? 四、活动二:神入历史,感受“百态人生” ? 师:鲁四老爷大家不陌生吧,在《祝福》里面我们见过他老人家。现在他老人家要进城了,我们就随他一起去看看“百态人生”。 ? (屏显)百态人生 ? 故事发生的背景:1926年“我”(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邀请鲁四老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去城里参加“我”的婚礼; ?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紧扣本课第一子目的史实,合理想象;③准备时间:8分钟; ? 提示写作重点:穿着、礼品、交通;婚宴上所见和所感 ?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探究5分钟,合作探究3分钟) ? 生1:老爷子穿着长袍马褂坐马车进城,看到洋房,婚礼上的宾客见面握手,称其为“先生”;婚礼上不是以前拜天地什么的,而是新娘穿白色婚纱,新郎穿西服,同客人一起拍照。 ? 生2:老爷子留着一条大长辫子,看见摩天大楼和灯光,街上女的穿旗袍,男的短发,穿中山装和西服,感觉真帅,他也去买了一套西服穿。 ? 生3:灯光?摩天大楼?可能吗? ? 师:哪位同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生4: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大约时间是19世纪晚期,现在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初期(《祝福》写于1924年),可以有电灯;至于摩天大楼不太可能,之多是三四层的小洋楼吧。 ? 师:提问的同学善于发现问题,很好!作答的同学灵活运用自己的所学,分析透彻,同样好!还有哪位同学继续给他们描述一下鲁四老爷的所见和所感,如他带去的什么贺礼?宴席上的饮食如何等等。 ? 生5:提着美利华蛋糕赴宴,酒席上有中餐,什么四喜丸子的;有洋酒和甜点等。 ? 师:在描写人物时一定要围绕人物性格,在《祝福》中,鲁四老爷居于水乡,是位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所以他最可能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他可能去穿西服,买蛋糕作为贺礼吗?大家注意根据鲁迅先生的作品去还原历史,神入历史。 ? 生:做船,乌篷船;礼物可能有茴香豆,孔乙己都爱吃的,还有酒;鲁四老爷因为祥林嫂丧父都不让她参加祝福,他肯定不会去买西服穿。 ? 师:很好!鲁四老爷会带着土特产品去,如茴香豆、干豆干、绍兴老酒等。他顽固保守,不会穿西服,看到男的短发,女的天足说不定会晕死过去呢。 ? (屏显)1、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⑴服饰⑵饮食⑶居住⑷习俗,文字梳理,穿插图片资料,尤其是有关威海本地的乡土教材,加深学生印象。 ? 师:刚才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婚丧仪式的变化,清明节就要到了大家还扫墓祭奠先人吗?都采取什么方式? ? 生:扫墓,上坟。 ? 师:缅怀先烈是应该的,但是我们要文明祭奠,提倡鲜花扫墓,环保;现在还流行网上扫墓,又环保又时尚,一举多得! ? 五、探索发现,追根溯源 ? (屏显) ? 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 材料二?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 ?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社会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