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江苏古海塘的修筑及演变_凌申.pdfVIP

历史时期江苏古海塘的修筑及演变_凌申.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江苏古海塘的修筑及演变_凌申

第 17卷第 4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V ol. 17, No. 4 2002年 12月    Co llectio ns o f Essa ys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 ra phy Dec , 2002 历史时期江苏古海塘的修筑及演变 凌 申 (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生地系 ,江苏盐城 , 224002 ) 提  要  历史时期 ,江苏沿海先民 十分重视海塘的修 筑。 唐 宋以前 ,古 海塘主要分 布在海州 湾一带。 唐代 ,李承在东冈砂堤上修造了常丰堰。 宋代 ,范仲淹 又在常丰堰的基础上修筑了范公堤。 其后 ,海堤又经多 次修筑 ,形 成了一道北起庙湾 ,南至吕四的 巨大抗潮屏障。 江苏古 海堤的修 筑 ,不 但促进了沿海开发 ,而且对现今海堤的修建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江苏 古海塘 常 丰堰 范公堤 江苏海岸线长达 953. 9km1① ,北起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口 ,南抵启东市长江入海口北侧 的蓼角嘴 ,全在苏北境内。历史时期 ,江苏沿海经济开发甚早 ,以盛产海盐而名闻海内。清朝末 年 ,废灶兴垦 ,广植棉花 ,沿海又逐步发展为著名的棉区。 由于江苏沿海历史上灾害频繁 ,海潮 风暴、洪涝卤水 ,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所以先民在沿海开发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捍海塘的修筑。 笔者通过实地察访 ,结合史料 ,不揣浅陋 ,对历史时期江苏古海塘的形成、演变作一考证 ,为当 今沿海开发、海堤建设提供参考。 一 唐、宋以前海州湾沿海的古海塘 海州湾畔的古海州成陆甚早 ,经济开发历史悠久 ,有“东海名郡” 之誉 ,江苏最早的海塘亦 起始于这一地区。 据《北齐书· 杜弼传》记载: “杜弼行海州事 ,于州东带海而起长堰 ,外遏咸 潮 ,内引淡水。” 这是江苏海塘建设的早期记载 ,大约是六世纪中叶 ( 550~ 557年间 ) 的事。 该 海塘位置在海州湾以东 ,今龙苴以北 ,既可防潮御卤 ,又便于内引淡水灌溉。 隋代 ,海州湾一带 的海塘主要建筑在古东海县城外围 ,规模不大 ,堰身低矮 ,主要用以保护古城内人民生命财产 的安全。 据《大清一统志》云: “海州捍海堰有二 ,皆在州东北。 寰宇记 ,西捍海堰在东海县北三 里 ,南接谢禄山 ,北至石城山 ,南北长六十三里 ,高五尺 ,隋开皇九年 ( 589) 县令张孝征造”②。其 中提及的谢禄山即今南城西山 ,这道海塘位于古郁州的外围。其时云台山皆居海中 ,有“海上神 山” 之誉。 西海堰大致反映出郁州岛西古海岸的位置。另一道海塘位置偏东 ,由苍梧山一带向 东北延伸。 《大清一统志》又云: “又东捍海堰 ,在东海县东北三里 ,西南接苍梧山 ,东北至巨平 ① 任美锷: 《江苏省海 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 ,海洋出版社 , 1986年 ,第 1页。 ② 《大清一统志· 海州直隶州》。 · 45· 山 ,长三十九里 ,隋开皇十五年 ( 595) 县令元暧造 ,外足以捍海潮 ,内足以贮山水 ,大获灌溉”①。 东海塘的修筑不但抵御了海潮 ,还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