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品种改良教案范例.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艺学概论》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章节第三章 园艺植物品种改良学时2学时班级13级生物科学时间2016年3月23日教学目标与 要求1.掌握园艺植物育种的概念和品种的概念 2.掌握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教学重点与 难点1. 园艺植物育种的概念;品种的概念。 2. 品种的概念;优良品种的概念及在生产上的作用。 3. 常规的育种方法。课堂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观察法。作业与思考题1.品种的概念,品种和优良品种的联系与区别? 2.我国的园艺植物育种现状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 3.育种工作中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注:1.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填写章节教案首页; 2.教案或讲义正文附后,手书打印均可。 教学过程备 注一、引入(组织教学和复习检查): 上???我们学习了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了解了植物在一个生命周期中生长和发育的一般规律,园艺植物是园艺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品种改良和选育是园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章的内容,园艺植物的品种改良。 二、新知识传授: 第三章 园艺植物品种改良 第一节 育种素材 品种的形成和进化 (一)、品种的含义 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 (二)、品种的形成和进化 植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过程,才形成当今世界上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植物世界。植物界依据进化程度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低等植物不具备多细胞构成的各种器官,通常生活在水中,它们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之一,包括原核植物(菌 类)、藻类植物(紫菜)、真菌(蘑菇)、地衣(地卷);高等植物具有由多细胞构成的各种器官,有根、茎、叶的分化,基本上生活在陆地上,包括苔藓植物(泥炭藓)、蕨类植物(卷柏)、裸子植物(银杏)和被子植物(杨、柳)。 植物的演化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即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原核生物一直到年轻的被子植物,每一阶段都有化石证据。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出现过千姿百态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已经绝灭了,成为地史上的过客,有的延续至今,一直为我们的地球披着浓重的绿妆。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大约在距今 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最原始的生命。从此,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开始了。原始生命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大约在距今 34 亿年前,在原始的海洋里,已经出现了细菌和真正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简单藻类植物 -- 蓝藻。它们在结构上比蛋白质团要完善得多,但是和现在最简单的生物相比却要简单得多,它们没有细胞的结构,连细胞核也没有,它们被称为原核生物,在古老的地层中还可以找到它们的残余化石。 地球上出现的蓝藻,数量极多,繁殖快,在新陈代谢中能把氧气放出来。它的出现在改造大气成份上做出了惊人的成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产生能自己能利用太阳光和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质的生物,并且出现了细胞核,如红藻,绿藻等新类型。藻类在地球上曾有过几万世纪的全盛时代,它们植物体的组织逐渐复杂起来,达到了更完善的程度。 由于气候变迁,在距今 4 亿年前后的志留纪末至泥盆纪初,植物开始登陆,它们就是裸蕨植物,这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伟大事件。被迫接触陆地,逐渐演化为蕨类植物,这一时代以后便出现了裸子植物。大约一亿年以前,在地形上爆发了一个植物界最大的家族——被子植物。它们快速发展起来,整个植物面貌与现代植物已非常接近,直到现在,还是被子植物的天下。 就这样,植物在漫长的岁月中,几经巨大而又极其复杂的过程,几经兴衰,由无生命力到有生命力,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才出现了今日形形色色的植物界。 二、种质资源及其管理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系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二)种质资源管理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现代育种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生产上使用的品种有遗传基础日益贫乏的趋势。其原因是:①在育种中,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目标,沿着一定方向进行选择,选择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品种的遗传基础也就越窄。②杂交育种中使用的亲本,越来越集中到对当地条件最能适应、综合性状最好、配合力最佳的少数几个品种上。如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大面积堆广的大麦品种所涉及的亲本,总共只有11个品种,中国自50年代起的30多年中,全国各地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主要亲本也只有十几个品种。这样就导致众多品种之间的亲缘相近。③新品种的不断育成和推广,使原有老品种特别是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常未作为种质保存下来,致使许多有益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