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的设计自吸泵
自吸泵课题论文
课题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WLZ、WZY型无泄漏立式自吸泵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创产品(专利号ZL200320114083.4)。具有高效率、高吸程、低噪音、免维护等特点,是取代长轴泵、液下泵、潜水泵、普通自吸泵的理想产品。
WLZ、WZY型无泄漏立式自吸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钢铁、采矿、造纸、电镀、环保、消防、建筑、污水处理等行业,部分替代液下泵、长轴泵、潜水潜污泵或经常启动的情况下使用的泵,输送清水、海水、含较小颗粒(不含纤维状物质)的污水及工业废水(如氧化铁皮水),油料或各种腐蚀性介质
产品结构原理、性能及系列代号
2.1结构原理
无泄漏立式自吸泵从自吸原理上属外混式自吸泵,它的自吸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2.1.1)气液混合
由于泵吸入和排出口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泵的储液室内一直存有一定量的液体。当电机带动泵旋转后,在叶轮离心力的作用下,储液室中存留的液体被输送到气液分离室,甚至出水管,这样造成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储液室和进水管中的空气进入叶轮。由于叶轮高速旋转而在叶轮外缘与自吸盘的很小间隙之间形成强烈紊乱现象而完成气液混合。
2.1.2)气液分离
由于叶轮的作用,气液混合物通过自吸盘极短的扩散通道(导流片)而减速,并被排到容积足够大的气液分离室中,在连接管上导流片的阻挡下,流速进一步降低,由于空气和液体的密度差极大,所以分布在水流内部的气泡便浮聚向上移动溢出液面,并从出水管排出。自吸盘有5~7个通道,相当于多台抽气机。
2.1.3)再循环过程
液体由于自身重力和叶轮进口负压吸力的原因从回流孔重新回到叶轮外缘与气体混合,另一部分则通过通气孔回到储液室。随着整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泵进水管内气体不断被抽出,因此出现相对真空,进水管内的水位就随着升高,直至把气体全部排尽为止,泵便完成自吸过程。
2.1.4)输液过程
泵完成自吸过程后,自动转向输液运行,其工作过程和普通离心泵一致。水泵停机后,进、出水管内的液体由于重力回流,当泵体内的液体下降到连接气液分离室和储液室的通气孔处时,空气从??气孔进入储液室,破坏虹吸,保证虹吸作用不能将泵体内的液体全部抽干,并且,由于储液室内垂直向上的短管(弯管)有一定的高度,类似U型管结构,虹吸作用停止后,储液室内的液位比气液分离室液位高,储液室内的液体从通气孔向气液分离室回流淹没叶轮,确保下次启动无需注液。
2.2性能参数
转速: 1480、2980r/min
电压: 380V
进、出口径: 50~300mm
流量范围: 11.2~720m3/h(设计点)
扬程范围: 10~80m(设计点)
温度范围: ≤80℃
介质的固相物容积比:≤2%
介质的运动粘度为: ≤25×10-6m 2/s
介质的密度: ≤1100kg/m3
介质的固体颗粒直径(单位mm):
2.3系列型号
100WLZ(WZY)100-32FⅡ-L100 — 进、出口直径100mmWLZ— 无泄漏立式自吸泵WZY — 下吸式无泄漏立式自吸泵100 — 设计点流量100m3/h32 — 设计点扬程32mF — 采用副叶轮密封Ⅱ— 材料类别Ⅱ类(Ⅰ类不标注)L — 液下深度mm
第三章 产品的总装配工艺及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及过程
泵在装配前首先检查零件有无影响装配的缺陷,并擦洗干净,方可进行装配。
1.1) 把密封环装在泵体(盖)和连接管内,并打齐缝螺钉;把泵盖装在泵体内。
1.2) 把泵盖装在泵体内,泵体(盖)上拧入不锈钢定位螺钉,并把自吸盘装在泵体内。
1.3)轴孔≤28mm的泵,把泵轴套入电机轴,配钻定位螺钉,转动轴,通过调整定位螺钉,检查叶轮径向跳动,要求≤0.05mm。轴孔≥38mm的泵,把电机联轴器加热至180~220℃后,热装在电机轴上。用螺栓将泵轴法兰与电机联轴器联接,检查叶轮处径向跳动,要求≤0.05mm。
1.4) 把电机座穿入泵轴,与电机法兰连接。
1.5) 串联装上两个骨架油封(开口向下,中间加适量润滑脂),副叶轮,并用两个螺母锁紧(双副叶轮泵按密封盖、骨架油封、一个副叶轮、电机座、另一个副叶轮、两个锁紧螺母顺序装配)。
1.6) 装上连接管,叶轮,并用止动垫圈和叶轮螺母锁紧。检查叶轮口环处径向跳动,要求≤0.1mm。
1.7) 把装好的转子部件装入泵体内,用螺栓固定。盘车灵活无卡壳呆滞现象。
1.8) 泵体出口管侧装好排气阀等附件。
二、主要零件加工工艺及过程
叶轮
铸造毛坯,检查有无重大缺陷
粗车(粗车叶轮外径及轮毂外径至相应要求)
打磨:打磨叶片表面至相应要求;
精车(检查补焊后,再精车叶轮外径及轮毂外径至相应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