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高考压轴题选析选编
第 PAGE 17 页 共 NUMPAGES 17 页 高考压轴题选析 近几年高考试题上演变迹象明显,特别是压轴题,不在象以前的那么难——难得无法下手,难得无从看笔,“一般人”只能放弃!近几年的压轴题虽然看起仍然很凶,但实质已经温和得多,“一般人”只要沉着应对,冷静分析,机智处理,得高分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得全分也并非太难,这里录几例近几年的高考压轴题,并对其简析,望研习后能有所启发。 1.(05上海23)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的均匀狭缝.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a)为该装置示意图,图(b)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Δt1=1.0×10-3s,Δt2=0.8×10-3s. (1)利用图(b)中的数据求1s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2)说明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 (3)求图(b)中第三个激光信号的宽度Δt3. 解析:(1)由图线读得,转盘的转动周期T=0.8s ① 角速度 ② (2)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理由为:由于脉冲宽度在逐渐变窄,表明光信号能通过狭缝的时间逐渐减少,即圆盘上对应探测器所在位置的线速度逐渐增加,因此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 (3)设狭缝宽度为d,探测器接收到第i个脉冲时距转轴的距离为r1,第i个脉冲的宽度为△ti,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的运动速度为v. ③ r3-r2=r2-r1=vT ④ r2-r1= ⑤ r3-r2= ⑥ 由④、⑤、⑥式解得 评析与点拔:本题是组合题,由圆盘的匀速圆周运动与沿半径的匀速直线运动组合而成,更利用激光传感器记录光信号随时间变化规律,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运动间建立了联系。通过图象表述圆周运动的情况,???暗示直线运动规律,整体看情景设计新颖,出乎一般考生意料,入题有一定的难度。其实解此题的关键其一:要坚定信心,不要被表面困难吓倒,入题难的问题,往往深入易!其二: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把两种运动分开,分别寻找解题要素,然后再合起考虑找其联系,这样一定可以找到解题的正确思路,不仅本题如此,所有较难的问题大多如此!本题通过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激光束相对圆盘通过狭缝的时间,利用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定义式,把r、T、△t的关系确立下来,即 ,这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同时由沿半径向外的匀速运动,可知,r3-r2=r2-r1=vT。这就要求考生能够从这种陌生的情景中抽象出匀速运动直线模型和圆周运动运动模型,并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在此处体现了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运动学基础知识应用的能力。 2.(07江苏19)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s。 (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W。 解析:(1)设棒第一次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为a环 环受合力 F环=kmg-mg 由牛顿第二定律 F环=ma环 由①②得 a环=(k-1)g,方向竖直向上 (2)设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向上为正方向,棒第一次落地的速度大小为v1 由机械能守恒 解得 设棒弹起后的加速度a棒 由牛顿第二定律 a棒=-(k+1)g 棒第一次弹起的最大高度 解得 棒运动的路程 s=H+2H1= (3)设环相对棒滑动距离为l 根据能量守恒 mgH+mg(H+l)=kmgl 摩擦力对棒及环做的总功 W=-kmgl 解得 评析与点拔:本题是力学组合题,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初看起来本题涉及情景复杂,难以下手,更难看到通向结果之路。其实,只要不被题目的表象迷惑,紧紧抓住隔离与整体法,确定研究对象,从最基本的受力分析入手,是容易入题的。尤其是本题第(1)、(2)问,在分析棒或环的运动状态时,只要把它们隔离后,分别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独立处理,通过受力分析确定它们的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就能解决问题。而往往有考生,囿于具体细节,纠缠不清,弄乱了思路,无法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