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颐和园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颐和园 一、园区简介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 位于北京城西北郊约10 km。其中,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3/4, 以万寿山为主的陆地占全园总面积的1/ 4。全园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3000余间,各种乔灌木10万多株。园内有清如明镜的湖水,葱郁秀丽的山峦,金碧辉煌的宫殿,精巧别致的亭阁;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景色怡人,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典范,也是举世罕见的古典园林珍品。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也是造园艺术极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园林。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像颐和园这种大园当然更不例外,不使用写意的手法凿山造水,完全是用自然之山水 。 二、历史回放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为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员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重建几次虽然在某些局部上逊色于当年的清漪园,但总体上还是沿用了乾隆年间清漪园的规划与布局。 1: 金明时期 北京西北郊原有 HYPERLINK /view/203833.htm \t _blank 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 、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 HYPERLINK /view/60107.htm \t _blank 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 HYPERLINK /subview/6089/9906243.htm \t _blank 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 HYPERLINK /view/87323.htm \t _blank 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此后瓮山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明武宗在湖滨修建行宫,称“好山园”,为皇室园林。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游乐。 HYPERLINK /view/87321.htm \t _blank 明熹宗时, HYPERLINK /view/19376.htm \t _blank 魏忠贤曾将好山园据为己有。 2: 选址造园 清朝 HYPERLINK /view/2677.htm \t _blank 乾隆初年,北京西郊 HYPERLINK /view/281713.htm \t _blank 海淀一带的园林增多,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耗水量与日俱增,当时园林用水除了流量较小的 HYPERLINK /view/60273.htm \t _blank 万泉河水系外,多来自 HYPERLINK /subview/70390/7239363.htm \t _blank 玉泉山发源、流入西湖之水,而这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用水,并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北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 这张“设计图”,是颐和园建造之初的设计图,出自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 HYPERLINK /view/31621.htm \t _blank 郎世宁之手,是清代难得的一幅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此图对中国早期的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3]? 3: 鼎盛时期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 HYPERLINK /view/1476143.htm \t _blank 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 HYPERLINK /pic/%E9%A2%90%E5%92%8C%E5%9B%AD/63458/2587156/77c6a7efce1b9d16dfeac527f1deb48f8c546442?fr=lemmact=cover \o 颐和园建筑 \t _blank ?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 HYPERLINK /v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