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那么抠,康佳如何自救.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发那么抠,康佳如何自救.doc

PAGE  PAGE 5 研发那么抠,康佳如何自救   面对缺乏核心技术的困境,康佳集团连续四年研发费用不超过1.3%,远低于其竞争对手。   看似逆袭的康佳,可能并未走出泥潭。      根据2016年上半年财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佳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104.32%,为0.1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在整个彩电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2015年还全年亏损超过12亿元的康佳集团业绩似乎灼灼发光。   不过,其扣非净利润依然为负0.29亿元,且已连续五年亏损。   康佳集团曾是中国彩电业“五朵金花”之一。15年前,彩电业务的收入占康佳集团收入的88.65%。目前,康佳集团拥有彩电、手机、冰箱、洗衣机和电磁炉等多种家电业务,但彩电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上半年,彩电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2%左右。   然而,面对缺乏核心技术的困境,康佳集团连续四年研发费用不超过1.3%,远低于竞争对手。这也能从一个方面解释5年亏损的原因。   加之康佳集团与母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的“交恶”,管理团队较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康佳业绩持续不佳。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任国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再加上互联网企业进入彩电行业对传统彩电企业冲击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康佳集团的业绩表现。   低研发困局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国彩电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比如,在面板产业缺乏话语权且专利技术又不具备竞争力的情况下,对于国外彩电厂商推出的创新技术,国内厂商还是习惯采取观望态度,然后再被动跟风效仿。   康佳集团也不例外,甚至研发投入还低于很多同行。2016年上半年,康佳集团的研发投入仅0.88亿元,同比减少15.56%。同期海信电器的研发投入是康佳集团的5倍多,四川长虹的研发投入高达6.59亿元,是康佳集团的7倍多。   从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占比来比较,康佳集团更显不足。《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虽然中国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比普遍不高,但2015年美的集团、海信电器、TCL、四川长虹的研发投入比都在3.8%到2%之间。而康佳集团的研发投入比仅1%多,且连续四年不超过1.3%。   国际上,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8%。科技网站PhoneArena的数据显示,2015年韩国三星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达141亿美元,在全球研发费用投入规模前20强中排名第二,略低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研发投入比是7.81%。LG的研发费用投入为57.5亿美元,研发投入比为12.72%。   作为衡量一家企业研发能力强弱的另一项指标研发人员数量,康佳集团也表现不佳。2015年其研发人员相比2014年减少了1.14%,研发人员占公司全体人员比例仅6.54%。海信电器则是9.83%,TCL集团为9.11%,四川长虹为11.85%,白电三巨头青岛海尔的最高,达15.8%,美的集团的为9.30%。   大股东拖累?   事实上,研发投入如今已经成为支撑中国制造能否实现升级转型的关键因素。较为典型的是华为,2014年其研发经费为408亿人民币(相当于65亿美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4.2%。2015年这个数字是154亿美元,超过苹果、谷歌、高通等国际巨头。   本刊记者就上述话题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康佳集团,但截至记者发稿,康佳集团仍未作出答复。   业内人士表示,康佳集团在研发资金和人才上的短板必须尽快补齐,以技术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可能逐渐恢复实力走出困境。   家电专家刘步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或许已对康佳集团失去信心,康佳集团要自救就必须要梳理好与华侨城集团的关系。   华侨城集团与康佳集团的股权关系较为复杂。华侨城集团属于央企,成立于1985年,主营业务是旅游、房地产和电子及配套包装等。康佳集团则成立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   但双方以及中小股东因企业控制权和发展问题产生较大分歧,高层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曾上演一出两周内两换董事局主席的闹剧。这在国内上市企业发展史上极为罕见,双方矛盾之深,斗争之激烈,让人叹为观止。   2015年夏,主导康佳集团长达23年后,华侨城集团让出了康佳集团的控制权,中小股东已经实际控制了康佳的董事会。在中国证券史上,这是第一家中小股东实现“逆袭”,入主董事会的案例。   这种斗争让康佳集团身陷亏损泥淖,让康佳生态圈蒙受巨额损失,品牌美誉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彼时有报道称,中小股东认为,作为业绩不佳的体现,康佳最近几年向互联网转型不利与华侨城集团有关――这包括一系列研发投入和战略规划。   一位不愿具名的咨询公司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