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震.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地震

上节课回顾: 1 地球物理学研究内容 2 天然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震中位置 震源深度 发震时刻 震级 地震分类和分布 地震学的基本概念:应力和应变 弹性变形和弹性常量 地震学 重力学 地磁学 地电学 地热学 From 地震观测记录 走时特征 振幅特征 频率特征 (1)纵波( P) 体 波 (2)横波 (S) 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1) 瑞利波(LR) VP VS Vlove VRayleigh (2) 勒夫波(LQ) 面 波 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 水平层介质模型中的斯涅尔定律: 入射波 反射波 透射波 V1ρ1 V2ρ2 1. 垂直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 其中 : K反 — 反射系数 K透 — 透射系数 Z=ρV — 波阻抗 2. 倾斜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 入射P波 入射S波 Vp1 Vs1 Vp2 Vs2 当倾斜入射时,其能量分配比较复杂,取决于入射角、界面上下介质的波阻抗比。 影响岩石波速的主要因素 岩石类型 速度(m/s) 沉积岩 1500~6000 花岗岩 4500~6500 玄武岩 4500~8000 变质岩 3500~6500 各类岩石的波速 ρ :岩石密度 λ、 : 弹性模量 1.波速与介质密度的关系 岩石密度与波速的关系 2. 孔隙度φ V — 岩石中纵波的传播速度Vm — 岩石骨架中波的传播 速度 Vl — 岩石孔隙内流体波速 Φ— 岩石的孔隙度  3. 埋藏深度与地质年代 各种年代地层速度随深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4. 温度压力及其他因素 结晶 熔化 脱水 相变 塑性化 地质构造运动 风化侵蚀 等 不同震中距上的地震记录 地方震 区域震 远 震 §3 震相与走时方程 近震(Δ1000km)主要震相 用双层地壳模型,出现的近震震相有 直达波 , 反射波 ,折射波 在一定距离后出现短周期面波Lg。 一 近震震相及走时方程 近震走时方程 整理得: 曲线特征:双曲线 渐近线: 顶点坐标: 2. 反射波( P11 S11) 整理得: 曲线特征: 双曲线 渐近线: 顶点坐标: 3. 折射波( Pn Sn ) (1)地震折射波的形成: V1 V2 i0 条件: V2 V1 全反射 sin i0 = V1 / V2 (α2 = 90°) α2 惠更斯原理 折射波的形成 (2)折射波的特点 S2 ① 在界面上以 V2 速度滑行 ② 存在盲区,Δ0 = (2H- h) tg i0 ③ 在一定范围之外,折射波会比直达波先到达观测点,成为第一个到达的波,因此也称为首波 (3)折射波走时方程 曲线特征:直线 斜率: 改写为: 定义穿透速度: 4. 近震走时曲线 h = 0 h≠0 均匀梯度层中的射线 水平均匀分层介质中的射线 分层介质中的射线路径 二 远震震相及走时方程 真实地球内部的射线形状 (1) 远震直达波 P、S 远震震相的射线路径 (15 º Δ 105 º) (2) 地表反射波 PP, SS, PPP, SSS 地表转换波 PS, SP 核面反射波 PcP, ScS 核面转换波 PcS, ScP 12个GRSN台站记录的垂直分量宽带记录,震中距D = 14.7°~ 19.6° Ex.1 远震直达波 P、S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震记录,Ms =7.0 ,Δ = 117° Ex.2 地表反射波 Ex. 3 地表转换反射波 鄂霍次克海的深源地震记录, h =588km ,Δ = 50.1°~ 82.2° Ex.4 核面反射波及转换波 通过地球外核的波: PKP, SKS, SKP, PKS; 地核穿透波: 通过地球内核的波: PKIKP(在内核为纵波) PKJKP(在内核为横波) 附:P:地幔P波 K:外核P波 I:内核P波 S:地幔S波 J:内核S波 c:核幔边界反射(CMB) i:内外核界面反射 地核内界面的反射及转换波: PKKP,SKKP,PKiKP,SKiKS等 极远震震相的射线路径 (Δ 105 º) 面波震相 (D =60°h=9 km Mb=6.6) (D =90°h=25 km Mb=6.8) 鄂尔多斯东缘台阵远震记录(HS17-ZMD) 持续时间长,震相种类多,频率低,面波震相突出 远震震相记录特征 近震震相记录特征 时间短(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