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章节测试(含解析).docVIP

(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章节测试(含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章节测试(含解析)

PAGE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A组·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 ①私田开始出现        ②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  ) 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 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3.《朱子家训》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形成这一观念的主要原因是 (  ) A.小农经济,物资匮乏 B.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C.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D.自然经济,封闭保守 4.《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5.《水经注》对某一项水利工程有这样的描述,“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隋大运河 D.漕渠 6.《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 000。田50亩值5 000。用牛2值5 000。”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7.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  )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8.《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汉代 (  )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9.《唐六典·尚书工部》载:“少府监(掌手工技巧的事务)匠19 850人,将作监(掌土木工匠之政)匠15 000人,散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材料直接反映了唐代官营手工业 (  ) A.政府管理混乱 B.产品大多精美 C.使用上等原料 D.工匠技艺高超 10.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 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  )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1.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1429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由此可见当时佛山 (  ) ①居民仍有宗法观念 ②铸造业兴盛 ③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④居民重视风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汉武帝时代起,史籍已经多见关于气候严寒的记录。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夏四月,陨霜杀草”……王莽时期严重低温的气候反常记录更为频繁。例如,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70年这120年间,有关气候异常严寒的记载多达20余起……王莽专政时最为集中的10年中,大约7年都发生严寒导致的灾害……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本人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 材料二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