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doc-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1doc-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doc

【站節】tsām-tsat 對應華語分寸用例有站節、無站節民眾建議點節、準則、撙節、斬紮用字解析臺灣閩南語把「事情的段落」,或者「做事的階段或程序井然」,或引申為「做事有步驟、有能力」,說成「站節」,例如:「伊的人真有站節。」 「站節」的「站」字,在華語裡有「站立」和「車站」的意思。《廣韻》去聲陷韻:「陟陷切」下有「站,俗言獨立」。又作「上正下立」。」(知紐陷韻開口二等,相當於台語的tsàm),在臺灣閩南語裡,沒有「站立」義,而有兩個義項:一是「車站」,此詞源自中國元代蒙古人的jam,帶入漢語,輾轉進入臺灣閩南語,音tsām。二是由「車站」引申的「段落」「階段」義,讀音相同,例如「坎站」。 「站節」的「節」本義是「竹子的節目」,引申有「節日」、「調節」、「衡量」的意思。《廣韻》入聲屑韻:「節,操也???制也。止也。驗也。說文:“竹約也”。子結切。」(精紐屑韻開口四等)臺灣閩南語有兩讀,文讀音是「tsiat」,白讀音是「tsat」。例如:「節目」、「節省」、「節約」中的「節」都唸文讀音,而「竹節」、「節力」、「節脈」、「節看偌濟」中的「節」都唸白讀音。本條用的是白讀音。 「站」和「節」是近義詞,兩個字構成同義並列結構----「站節」,「站節」是一個結構妥適、語義豐富、具有特色的台語詞。 有人建議把「站節」寫為「點節」,「點」音tiám,聲母、聲調和介音都不同,語義也不合用,「點」本義是微小面積的記號,又用為動詞。「點」字後接名詞時,有「數」(動詞)的意思,沒有「鐘點」的意思,不是 「鐘點」加上「節次」的同義並列結構。因此,寫成「點節」是不合適的。 有人建議把「站節」寫為「準則」或「撙節」,「準則」是做為「衡量的標準」,音tsún-tsik。此詞兩音節都不合,詞義也不同。「撙節」是「節制」的意思,音tsún-tsat。此詞的前一音節,音讀不合,詞義也不同。因此,「準則」或「撙節」這兩個詞的語音和語義都不同於「站節」,甚至是另一個詞,無法取代「站節」。 有人建議把「站節」寫為「斬紮」。查《廣韻》上聲豏韻:「斬,周禮曰秋官掌戮、掌斬。側減切。」(莊紐豏韻開口二等)此音相當於臺灣閩南語的tsám,和「站」的聲調不合,語義也有疑。《廣韻》入聲黠韻:「側八切」下「紮,纏弓弝也。」(莊紐黠韻開口二等),相當於臺灣閩南語的tsat(文讀音)和tsah(白讀音),語音相合,但是語義不合。同時,「斬紮」一詞的構詞,「用刀砍」和「用繩子綑綁」兩義的組合,不容易合成「事情的段落」或者「做事的階段或程序井然」的詞義,所以不如「站節」。如果沒有更充分的證據,我們不接受「斬紮」這個寫法。 【知】tsai 對應華語知道用例知影、知苦民眾建議建議「知影」寫成「知也」用字解析「知」的臺灣閩南語有兩讀,文讀音是「ti」,白讀音是「tsai」。例如:「知己」、「知罪」、「知人知面不知心」中的「知」都唸文讀音,而「知影」、「知死」、「知苦」、「知毋知」中的「知」都唸白讀音。本條指出其白讀音。 「知」在《廣韻》支韻:「覺也。欲也。陟離切。」(知紐支韻開口三等),正是相當於臺灣閩南語文讀音的「ti」。《廣韻》支韻字(舉平以該上去)在臺灣閩南語白讀音裡有讀作「ai」的,像「知」「簁(或同「篩」)」字,可以看到臺灣閩南語白讀音的主要元音為低元音。《廣韻》一書支、脂、之三韻同用,初唐顏師古的《漢書注》的反切也顯現出支、脂、之三韻不分的事實,《廣韻》脂韻字在臺灣閩南語白讀音裡有讀作「ai」的,像「師s-」、「獅s-」、「篩th-」、「私s-」、「梨l-」、「眉b-」「利l-」、「屎s-」、「指ts-」等字,《廣韻》之韻字(舉平以該上去)在臺灣閩南語白讀音裡有讀作「ai」的,像「似s-」、「姒s-」、「裏l-」、「駛s-」、「史s-」、「使s-」、「事t-」等字,這些例子,除了可以看到支、脂、之三韻不分的事實以外,也可以證明這三韻在臺灣閩南語有讀為ai的情形。 至於「知」字白讀音「tsai」的聲母讀「ts-」,雖然不合乎漢語中古音「知」紐相當於臺灣閩南語白讀音「t-」這一條規律,但是這種「古今聲韻混雜」現象,可以視為「早期文讀層和白讀層競爭的結果」。 有人建議,「用例」項中的例詞「知影」一詞,寫做「知也」。這是民間的一種說法,信從的人不少。此說的意思大概認為古漢語中常有的語尾助詞「也」,經由語音訛變成「影」字。也就是由「iá」,經由語音訛變成「iánn」字。只要把「也」字加上鼻化就可以。這個說法是相當聰明的,但是,有一點曲折。在解說系統中,「簡單的」優於「複雜的」、「直接的」優於「曲折的」,這個解釋的原則值得遵守。當我們說「也」,訛變成「影」的時候,除了要說他經過鼻化以外,還要注意「知也」這個文言詞語的「也」字是語句的助詞,應該讀成輕聲。所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