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芝卿传 林荫煊 著名的福州脱胎漆器艺术家李芝卿,虽然与世长辞已八年了,但他毕生为祖国髹饰艺术做出的卓越贡献,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与李老有多年关系,他既是我的良师又是益友。现将他生前与我交谈的实际情况,草草整理《李芝卿传》初稿,文中失误与遗漏之处甚多,望诸好友指正补遗。 上 篇 李芝卿,福州人,一八九四年十一月四日(农历九月廿六日)生,出身于穷苦的手工艺家庭。父亲名李含林,为人忠厚,是个手饰匠,母亲名郑刘姐,善女红。还有一兄一妹,兄名芝乡,妹名李璧,一家五口,生活难度,多过半饥半饱的日子。李芝卿小时就喜欢跟在父亲身旁,把银环、手钏拿来敲敲打打,磨磨擦擦。老人家看他聪明伶俐,有心培养他念了三年私堂后才入小学。李芝卿十五岁时,父亲:不幸逝世了,生活的重担落在他母亲身上,她白天替人家洗衣服,晚上做一些女红来维持生活,省俭一些钱让李芝卿上八闽中学读书。 李芝卿虽然在中学念了几年书,而家庭生活困难,无法念到高中毕业,多在家里帮母亲维持家计。那时正是清朝末年,清光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振兴实业”,在全国各省兴办工艺局。一九O七年(光绪三十三年)福州创立“福建省工艺传习所”,官方先后委派林炳章、杨廷龙,吴征签等为总办,且从日本招聘教师。传习所分设制造漆器、竹器、皮革、藤器等科。当时也是福州脱胎漆器多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获奖、声誉益增、有大量漆器出口、漆器行业倍增的黄金年代,失学失业青年纷纷想到传习所学漆器。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李芝卿年已十九岁,得亲友帮助进入传习所学习漆器,开始跟随原在清官内当过御工的林鸿增老师学漆工,不论上灰,上漆、磨灰等过程操作都十分认真,不足半年时间,已将林老师交给他的产品,漆得均匀工整,把每个漆盘、漆瓶也推光得油亮亮的,林老师检查后都很满意。 有一天,刚好在所里担任车漆科的日本原田老师来东漆科班上参观同学的漆器产品,见到李芝卿的一个漆盘,就反复揣摩,高兴地对李芝卿说:“很好,做工艺要精细,一点不得马虎,你自己有什么看法?”李芝卿毫不犹豫地回答:“主要是林老师要求严格,学好漆工艺确是不容易的事。”原田老师点点头说:“对,好学是主要的”。后来李芝卿也经常到东漆班级去听原田老师讲课。有一次,他看见原田老师正制作一件三层方漆盒,黑推光上用螺甸薄片镶嵌几支蜻蜒图案,做工细致,形象优美生动。他聚精会神地观察,这蜻蜓怎么用漆贴上去的,原田老师发现这位青年有敏锐的眼光和独立思索的能力,感到惊奇,轻声地对李芝卿说:“你如果有兴趣,我帮你向上面说说,让你转到这里来学习。” 第二学期,李芝卿就跟原田老师学习日本漆器制作了。他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请原田老师教图案的写生变化。有一次,李芝卿在一个圆盘上描绘“蝴蝶”图案,由于李芝卿日常对花和草虫的白然生活有细心观察和深入写生:表现出蝴蝶的各种形态和活力,用漆描绘上圆盘时,不慎用漆过厚,入荫后蝴蝶的身部发皱了,他看到皱的密度很均匀,索性让它干透,上面敷上金箔后又罩上透明漆,经过细心研磨,比原先描绘的图面更生动有趣。交作业时,他心中忐忑不安,怕原田老师指责。想不到原田一见这件漆盘时,高兴地拍着李芝卿的肩膀说:“好一种的研磨莳绘,原认为是失败,经过起死回生的转化,能达到意外的效果,大有创造性。”又接着说:“你能在蝴蝶图案上,加上明快柔和的设色,简练而有变化的线条,这是很成功的习作。”李芝卿听了这些话,感到十分有道理,一直点头称是。原田老师最后又说:“漆器是手工艺品,就存在有艺术性,你要发挥高度想像力,又要学好一手技术,把它变成有价值的产品,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一九一五年,李芝卿在福建工艺传习所三年学艺期满。他满心欢喜,以为从此可以用自己手艺来供养多病的老母亲了,料想不到旧社会有一套“充行”的陋规,要参加手工艺行帮,必须先付一笔“充行金”,才承认你是行内人,才能加入做工。李芝卿家贫如洗,那里有这笔钱呢?结果只得留在家里,关起门来学一些画或温习老师教过的手艺。李芝卿第一次踏上社会找工作,就碰一鼻子灰,心中十分苦闷,以后有一时期,虽被好友邀请去福州漆器制造部、福建贫民工艺厂制作漆器,但收入低微,工作不能固定,难以糊口。 一九二二年,李芝卿经同学的介绍去安徽工作。他含着辛酸的眼泪,远别家门,离别了长期卧病在床的老母,携了半条破棉被和一把破雨伞去安庆,在安徽工艺习所当了二年漆器科技师。当时名义上是教师,实际上整天制作漆器,带了几名学生传授一般技艺而已。工资微薄,仅能养活个人,除过年过节能寄一些钱回家外,平常也难再寄零星钱回去了。 一九二三年冬末,李芝卿辞去安庆工作回到福州。平时积蓄的几元钱,一路上作盘缠费用就花光了。老母见他这样寒酸的样子,老泪盈眶,悲喜交集。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忙于准备过年,而李芝卿家冷冷清清,未见得有任何动静。李芝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