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

论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 On the doubled consonant phenomenon in Japanese words [摘 要]促音是日语语音中特殊现象,主要存在于多音节词内部。除了促音便形式之外,还有在词内部添加促音。前者主要集中于汉语词汇,后者较多见诸和语词汇。通过语音与结构考察得知,语音词汇间存在相应联系,形成日语词汇的一个特征。 [关键词]促音 汉字 汉语 和语 语音 入声 [Abstract] Doubled consonant are a special phenomenon in Japanese phonetics, which mainly exists in multi-syllable words. Apart from Doubled consonant euphony, another kind is to add Doubled consonant inside the word. Doubled consonant euphony mainly exists in Chinese words, and phenomenon of the addition of Doubled consonant mainly exists in Japanese words. It can be found from pronunciation and structure that, there is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nunciations and words,and then it becomes a feature in Japanese words. [key words] Doubled consonant, 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character words, Japanese words, pronunciations, Fourth tone 现代日语中的语音特征,除了元音辅音及拗音等,还包括三个特殊音,即长音(R)、拨音(N)及促音(T)[1]。其中促音不出现在词头,助词「って」「ってば」「ったら」「っけ」等,通常接在其它成分之后。限于「あっ」「えっ」感叹词,促音一般不出现在词尾。其次音价因后续辅音而异[2] ,如「一般(ippan)」「一旦(ittan)」等。除外来语「ベッド」「グッド」之外,促音也不出现声带振动音之前[3]。这些现象作为促音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日语词汇层面。迄今为止有关促音的论述,较多从语音层面探讨发音特点。在词汇方面的表现形式或作用,通常被视为口语或强调表达[4]。本文试图以汉语和语词汇为主,从语音条件与单词结构层面,考察日语词汇中的促音现象。 1. 促音形成与表现特征 从日语语音的历史来看,促音并非日语固有语音,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学者们细致考察确认,平安时代发生了音便。イ音便ウ音便出现平安初期,50年之后发生促音便 [5],后者主要是汉语带来的结果[6]。汉语词汇中属入声汉字的,具有-p,-t,-k三种入声韵尾。在构成双汉字复合词中,入声字接声带不振动音时,因发音不便会出现促音化,如「学校??がくこう→がっこう)」「一揆(いつき→いっき)」等[7],这种促音便多见于二字汉语。此外还有促音添加现象,主要限于和语多音节词,如「とても/とっても」「とくり/とっくり」等。促音便不改变音节数,促音添加增加一个音节。至于两者都视为促音便或促音化[8],那只是对非促音而言的广义看法。从原词与促音词音节数看,应该分为音便与添加两种。尤其是促音形式因词汇不同而异,即二字汉语主要是促音便,促音添加只限于和语词汇。 2 汉语词中的促音现象 2.1 入声字与促音便 入声字韵母为“p”“t”“k”,假名表示为「フ?ツ?チ?ク?キ」[9]。「十(ジフ)」「決(ケツ)」「一(イチ)」「拓(タク)」「的(テキ)」等,古代均为入声汉字。比如“一”字《广韵》记载为“於悉切,入质影” [11],“的”字记载为“都历切,入锡端” [10]。虽然读音(反切)不同,但是均属入声汉字。顺便指出p韵母入声字,如「甲(カフ)」「習(ジフ)」等,早期也为「甲冑(かっちゅう)」「習気(ジッケ)」促音词形。但是ハ行转呼及长音开合混乱等,发生「カフ→カウ→コウ」「シフ→シウ→シュウ」等变化[12],最终演变成长音或拗长音。可见虽然古代同为入声字,但语音变化导致不同结果。即「集」「及」和「葉」「供」等入声汉字,读音从「シフ」「キフ」和「エフ」「ケフ」,变成「集(シュウ)」「及(キュウ)」和「葉(ヨウ)」「供(キョウ)」[13]。因而在以后二字汉语构词中,除了「十回」等个别词之外,这些汉字同其它入声字不同,没出现相应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