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 形 世 界 的 发 现.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无 形 世 界 的 发 现

无 形 世 界 的 发 现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Georg Simmel(1858- 1918),德国社会学家、 哲学家,德国社会学的 创始人之一,一生发 表20多部著作、200 多篇论文中,涉及到哲 学、历史、美学、社会 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3、生前备受冷落 (1)官方的不公正待遇 原因:反犹太势力正成长;俾斯麦强权专制 。 1885年,在柏林大学任哲学讲师,没有薪金; 1901年,取得编外教授称号,没有正式薪金(还靠胡塞尔、韦伯夫妇等当时一些著名学者的帮忙); 1914年,万般无奈,离开柏林大学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学,终获正式教授(哲学)名,他为此等了29年。;(2)德国知识界的局外人 齐美尔学术兴趣广泛,才华横溢,涉猎多个学科。由于他不断从一个学科跳到另一个学科。有人形象的将他喻为“哲学松鼠”。虽然他在所涉及的众多学科中都有不同凡响的见解,但他的这种研究方法迥然不同于传统学者固执于一个学科,而皓首穷经的研究方法,因而保守的学校当局完全有理由拒绝一个上学期讲授严谨的康德哲学下学期讲授与此风马牛不相及的时装社会学的学者。 ;(3)德国社会学的过路人 两个原因: A、齐美尔经常截取生活的“碎片”来把玩现代社会从而使他无法进入当时的德国主流社会学。所以,在世时他的社会学思想很不系统(“小品文”式作家)。 可以这样描述齐美尔的社会学: 那是一位过路者看到的一座宏伟的建筑(社会学),过路者留下有印象的仅是一些建筑物形体的特点,却永远也不能进入到这座建筑的内部。;B、齐美尔的学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比如,他从人际交往(群体规模)、社会冲突和理性这三个视角出发,洞悉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整个工业社会的核心问题--“现代性”。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时尚研究等,在当时都是很新的 齐美尔是一个陌生人,他所看到的现象正是别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齐美尔的学术思想和价值日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由于以上原因,齐美尔也意识到自己命运的悲哀,他在他去世前的日记写道: “我所留下的那份遗产就像一张已兑换的支票,钱给分掉了,于是每个人把他分得的那一部分投入符合他禀性的那个事业中去,但是他却忘了他应该为这份遗产做些什么。”;4、主要著作: 《社会分化》1890;《历史哲学问题》1892;《伦理学科学导言》1893;《货币哲学》1900;《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1908;《社会学基本问题》1917。 其他著作:《文化哲学》1911;《歌德风格》1913;《伦勃朗》1916;《哲学的基本问题》1910;《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个人与社会》1917;《现代文化的冲突:一种阐述》1918;《晚年的经验》1918。;二、齐美尔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学术背景) 1、达尔文和斯宾塞(社会有机进化论)的思想 在《社会分化》和《伦理学科学导言》中,齐美尔阐述了社会分化引起社会有机体进化的理论,实质上是继承或肯定了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进化理论。但他同时对斯宾塞提出了批判,他不同意斯宾塞单纯用生存竞争观点来解释个人之间、种族之间的冲突或战争,认为人类社会的复杂问题同生物界的现象不能在同一层次上解释。;2、康德的影响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主要来源于康德的启发。康德批判哲学的认识论,其主要观点是:自然界,即情感世界,是由人类知性认识的先验原理而组织起来的。康德否定休谟的经验主义,认为人类永远不会获得对于事物自身的直接认识,而只能通过某些基本的思想范畴,如时间和空间,以它们作为媒介去认识。效法康德,齐美尔要回答社会学知识何以可能,他把社会生活的互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一次来解决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问题。;3、尼采和柏格森的影响 尼采把意志和本能冲动看成生命本质,认为人的生命是意志和本能不断超越自身,超越他人和环境的创造性过程。 柏格森把生命解释为求生存,求创造的意志和本能冲动,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绵不断、运动不息、不可分割、不断创新的过程。 对齐美尔晚年的最好一本书《生命观》的影响很大。;第二节 形式社会学;任何科学都是从一个侧面,以一种特定的视角来考察既定事物的总体性,而没有一种科学能够完全把握这种总体性。如果包揽一切,社会学反而一无所获。 社会学提供的只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独特的视角,它认为人的全部本质和所有表现,都取决于同他人的互动。考察社会互动的形式,乃是社会学研究的重心。;2、反对缩小社会意义的看法 缩小社会意义是当时的一种社会认识,认为社会只是一个抽象,真实存在的是个人的品质与经验;在对于个人的品质、历史特征做了研究以后,已没有供某种科学研究的主观领域的余地了。社会太过渺小,以至于不足以构成一门科学的研究领域。;3、超越唯实论和唯名论的社会观 齐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