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上第二单元教案选编
第二单元
【单元导读】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本组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继续注意课文的叙述顺序,把课文读懂,理解重点难点。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
5 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能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交流中体会诗人的心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积累古诗名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领悟古诗词的语言魅力,感悟诗中的哲理。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题西林壁》。
二、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当我们写了精美的文章,想跟别人分享习作的愉悦时,我们会把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上。在古代印刷条件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把诗题在墙壁上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这首诗吧!
(二)预习要求
1.根据注释阅读并尝试理解全诗。
2.同桌互相交流诗句的意思。
(三)检测学情
1.朗读诗歌,整理感知。
(1)自读诗句,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诗的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诗词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3)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2.认知贯通,理解诗意。
(1)教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①请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明确:横着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站在侧面看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景象各不相同。
②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明确:横、侧、远、近、高、低。
③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景象?
明确:因为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所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见庐山的景象也不同。
(2)教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解词释义
识:认识,知道。
面目:面貌、相貌。
缘:因为。
②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明确:(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③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谈谈你的感悟。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庐山的喜爱之情。感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课堂小结
作者用睿智的目光观察庐山,用短短的28个字不仅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图画,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这一切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源于他对生活的透彻认识。通过学习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客观全面地去认识生活。
eq \a\vs4\al(题西林壁)eq \b\lc\{\rc\}(\a\vs4\al\co1(写景\b\lc\{\rc\}(\a\vs4\al\co1(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不同))变幻莫测,明理\b\lc\{\rc\}(\a\vs4\al\co1(不识——真面目,只缘——此山中))寄意深远))eq \a\vs4\al(赞美庐山奇景)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游山西村》。
二、导学过程
上一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背诵这首诗,请同学们齐背《题西林壁》。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陆游,这首诗写于1167年,当时因陆游极力拥护张浚北伐,收复失地,结果被投降氵辰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弹劾,被罢官回家。他当时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心中自然十分沮丧和郁闷。那么乡亲们又是怎样招待这位远方归来的游子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这首诗。
(二)预习要求
1.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全诗。
2.同桌互相交流诗句的意思。
(三)检测学情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确定朗读的节奏。
启发学生回忆《题西林壁》的朗读节奏,迁移明确《游山西村》的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学生独立诵读。
(3)师生共同理解诗意。
2.认知贯通,理解诗句。
(1)学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琢”。
①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写作的背景。
②乡村们是怎样招待这一远方归来的游子的?
③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噪声污染控制(广东工业大学)整合选编.doc
- 噪声污染及防治选编.ppt
- 噪声危害讲义许俊月选编.ppt
- 噪声污染与控制选编.pptx
- 噪声基础知识选编.ppt
- 噪声危害控制措施选编.ppt
- 噪声测试技术选编.ppt
- 噪声污染学生版选编.ppt
- 噪声备用选编.ppt
- 噪声无处不在选编.ppt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八).docx
- 公考讲义-2025年1月时政汇总.pdf
- 2025年省考逻辑填空1000 高频实词积累+刷题早读课 讲义.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九).docx
- 2025四川事业编FB综合岗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讲义-主观题基础,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及文章写作题.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5国考执法课程.doc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江西执法课程.doc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十).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福建县乡课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