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1999--2001.doc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浪淘沙1999--2001

第二部分 大浪淘沙(1999--2001) 大浪淘沙 曾几何时,王志纲工作室成了无数知识青年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有人一见王志纲,纳头便拜:“师父,弟子这厢有礼了!请师父一定收下弟子。如果师父不收,我就不起来。”有的人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扛着一卷铺盖,在工作室门口一守就是五六天,大有到少林、武当拜师学艺的决心。还有的人拿出的见面礼类似闪闪发光的毛主席像章,里面镶嵌着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王志纲的照片,搞得人哭笑不得。 有一次,一个从新疆来的小伙子辗转找到工作室。 “王老师,我想学策划。” “你是干什么的?” “我在新疆铁路上管仓库。” “你上过什么学?” “上的是中学”。 “为什么没读大学?” “为什么要读大学?” 这句话把王志纲问住了。王志纲告诉他:你搞策划缺乏基本的知识。他拿出已经翻烂的《谋事在人》,上面还有眉批:“此话甚好???、“正合孤意”。王志纲一看这小伙子神经兮兮的,就劝他回去,他却死活不走,偏要王志纲帮他找条路。王志纲就建议他先在广州找份工作,赚点钱上个学,把知识补齐后再学策划不迟。 他走了。第二天,员工上班时发现小伙子留下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还是那本《谋事在人》,上面写着:“王志纲先生,既然你不收我,那就物归原主吧。我给你留下一句话,三年后,我肯定超过你。” 这些今天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的故事,在当年的工作室几乎天天都在发生。面对策划业突如其来的狂潮,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拓荒者和开路人,王志纲一方面有感于肩头的责任,有选择性地从事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策划,力求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策划业从实践到理论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提升;但另一方面,在业界一派浮躁和喧嚣的景象背后,王志纲已经预感到,对于策划这个中国本土咨询业的新生儿而言,鱼目混珠的情景已在所难免。如果说一个行业大鱼翻大浪、小鱼翻小浪,那么,离危机也就不远了,其结果必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果然到了1999年,风云突变。这一年3月,见诸报端的一则“王志纲冰城遭整合”的消息,使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开始用有色眼镜看待王志纲。6月,几个深圳的年轻人攒了本《现代房地产营销经典全录》,其中一篇文章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王志纲,并预言策划大师时代的终结、房地产策划的专业化时代已经到来了。11月,第二届策划峰会在上海浦东召开,没想到一位自称是“策划鼻祖”的人士因对会议排名顺序不满而上演了一出“砸场”的闹剧。随后不久,红极一时的点子大王何阳“东窗事发”。于是乎,一夜之间,媒体首先对策划和策划人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各种口诛笔伐纷至沓来,而那些昨天还以策划人为荣的“革命军”们,也都忙不迭地与策划二字划清界限,更有人公开说:千万别说我是策划人! “何阳倒下了,王力疯了,下一个就是王志纲!”在策划界纷纷易帜的大潮下,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放出风来。于是,收集王志纲黑材料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在报纸上指桑骂槐者亦有之。面对种种非议,王志纲的回答是:一个人只要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别想打倒你! 但客观地说,此时的中国顾问咨询业正面临着一场洗牌。一方面,一批西方的老牌咨询公司纷纷抢滩中国,被国内的一些著名企业奉为“座上宾”。有人认为,中国的企业能够请洋顾问,说明企业家开始走向成熟了,本土策划的小米加步枪哪里能跟西方的专业公司相提并论;也有人认为,洋顾问不懂中国国情,“西医”未必能医好中国企业的病,因为中国的企业病多为综合症,“中医”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无论如何,洋顾问价格不菲的收费、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色彩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给策划这个不宁静的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与此同时,策划业内专业化分工正在迅速形成。大量的专业代理公司、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纷纷出现,各分一杯羹,各专业层面的分工也越来越细。随着一批批策划案例的成功披露以及通过演讲报告会面对面的交流,企业开始着重策划,并把它与广告、平面设计及销售公司区别开来。对企业而言,社会对策划业的认识逐渐清晰,策划业已经从云端落到了地面上。甚至有人已开始对社会上的各类策划进行分类和筛选,从而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策划公司及策划人。 就在很多人以为王志纲已经退隐江湖、从此销声匿迹的时候,工作室的业务领域开始向地产集中。 早在1998年春,为了寻找下一个制高点,工作室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务虚,在长达近半年的时间里,工作室的全体员工为了突破广州南沙的一个超级大盘,开始系统地研究地产的发展走势,并终于孕育出了“复合地产”、“泛地产”等一系列日后大行其道的地产开发理论。与此同时,王志纲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团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决定转变原有的“师傅带徒弟”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探索规范化、公司化的管理方式。 1999年7月,王志纲工作室广州工作站正式成立,由此形成了深圳总部以理论研究为主、广州分部以商业操作为主的新格局。 王志纲工作室的“铁甲兵团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