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版心理咨询师三级面询带教案例
第一次带教
案例一:
陈某,男,29岁。陈某自从大学毕业后只上了三个月的班就在呆在家里了。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中,陈某唯一热衷的就是上网。
陈某在网上一直学习写小说,在网上也写了不少作品。陈某的作品现在在书站上连载,每月能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虽然自己的收入并不高,可是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父母觉得网上写书这种工作根本就不值一提,不是一份正常的职业,是游手好闲的表现。因此父母希望他能出去找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模特要点:
1、来访者本人不愿意接受咨询,因此咨询中存在一定的阻抗,需要咨询师激发咨询动机。
2、强调自己并不认为现在的状态是有问题的,自己有关于未来的计划。具体计划请先设想好,以备学员提问。
3、每月收入问题上可以根据物价水平提高。
4、来咨询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父母唠叨。不存在躯体方面症状。表现出因不被认同而产生的??丧情绪。
案例二:
钱某,男,大学刚毕业。钱某现在已经工作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钱某从亲戚的口中得知自己并非是父母的亲生儿子,他的亲生父母是养父母的朋友,当初不知道什么原因,把他交给现在的父母抚养。得知这个消息的钱某犹如五雷击顶,同时,他很犹豫该不该询问父母当初的具体情况,该不该和亲生父母相认。钱某和养父母的感情很好,但自从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父母的态度也变了,不像以前那么随意,而是客客气气的。
模特要点:
1、不想相认的原因是因为觉得亲生父母抛弃了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希望相认的原因是因为现在和养父母关系很尴尬,有时会觉得也许回到自己亲身父母身边会更好一些。
2、自己只是从亲戚那里得知事实,具体当初亲生父母抛弃自己的原因等都没有询问过。原因是担心一旦问了就无法呆在养父母身边了,而自己目前还没有做好决定。
3、希望咨询师告诉自己究竟是否要相认。
案例三:
吴某,60多岁,退休教师。吴某原本担任一所大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工作繁忙,因此刚退休后着实享受了一阵清闲的时光。可去年独生子远赴美国求学了,老伴也在一个多月前去世了。现在的吴某心情一直不爽,每天呆在家里觉得内心空虚。想过去小区公园锻炼身体,但又觉得那些老头老太们文化层次太低,没什么共同语言。想看看电视,也没有喜欢的节目。每天和儿子打电话是他唯一的快乐,但为了不耽误儿子学习,通话时间又不能太长。除了这些,吴某还担心自己一旦生病,又有谁来嘘寒问暖。
模特要点:
1、来访者在咨询中滔滔不绝,引起一个又一个的话题要和咨询师交流。叙述中主要表述了自己担心未来生活无人照顾,觉得一个人生活寂寞。
2、咨询师无论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都不满足,都要挑出瑕疵,让咨询师和自己说更多。
案例四
赵某,男,二十几岁,很容易冲动,总是会和别人吵架、打架,很难和别人处好关系,以致谈女朋友也有困难,现在自己也没有工作,在家完全靠父母养活。
赵某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境很好,从小都是父母给安排设定好自己该走的路,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都是他们一手安排的,大学毕业以后自己也做过几份工作,但每份工作都以辞职告终,因为总是和单位的同事处不好关系,觉得他们总是针对自己,老是挑他的毛病,难以忍受。现在就在家靠父母养,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正他们有钱。最近两次打架,一次是在超市买东西刷卡的时候,觉得收银员很不爽就打了对方一个耳光;另一次是在路上,有个老头挡住了他的路,就打了老头一个耳光。
模特要点:
1、攻击性表现通常在以下几种情景中发生:一是受到挫折时,为了缓和自身的心理紧张状态,潜在的攻击本能能量就会异常暴涨和流露。攻击性会通过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甚至谩骂、争吵、斗殴表现出来,或者转而发泄到其他不相干又能欺负的人或物体上。二是出现莫名的烦恼或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情绪不安时,个体也会出现攻击性,把攻击目标无缘无故地指向无辜的人或物,大发无名火。三是无聊空虚时,个体为了寻求刺激,会到处寻衅滋事,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
2、模特咨询的原因是希望改善人际关系。
案例五:
某高三学生,自述现在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不知道人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每天就觉得生活没意思、无聊,学习没有目的。该生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生活事件,这种想法最早是从初三开始出现的。
模特要点:
1、来访者对指出自己不该这么想,该专注于学习的表述非常反感,咨询师有类似表述的话,来访者会表现出阻抗。除非咨询师能对这样的阻抗及时进行处理。
2、来访者主要表现为不知道以后的方向,不知道以后能做什么,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3、来访者并不存在强迫思维的情况,即来访者没有反复思考,也不会因为思考而觉得痛苦,自己也没有控制的想法。
4、来访者咨询的原因是因为希望咨询师能像人生导师一样为他提供答案。他自己问过老师,老师让他专注学习,这个答案不能让他满意。
案例六:
李某,21岁,高中毕业后在一家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李某从高一开始就非常迷恋某位歌星。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