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试验研究TJF.doc

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试验研究TJF.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试验研究TJF

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试验研究 摘要: 根据再生骨料的特性并结合当今的研究热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使再生混凝土向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尽管再生骨料属于低品质骨料,但通过将粉煤灰、矿渣及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应用于再生混凝土中,充分利用粉体的优化组合以及界面强化效应,可使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及较高的强度等级;采用RCM法测定氯离子扩散系数表明,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极端严重的侵蚀环境作用下使用年限可达100年。 关键词: 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力学性能;耐久性 0 概述 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新混凝土的技术【l】。但是有研究表明【21,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中存在大量原始水泥砂浆及其它杂质,因此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低、体积稳定性差、耐久性不高。因此有学者提出再生混凝土不宜用于一般工业厂房与民用建筑中;一般情况下,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地基加固、低等级道路和城市人行横道的级配垫层、预制混凝土空心砌块等部位;再生混凝土设计强度不宜高于C20 E3~。这极大的限制了再生混凝土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合料并添加高效减水剂。本研究从再生骨料人手,根据再生骨料的特性并结合当今的研究热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将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应用于再生混凝土中,充分利用粉体的优化组合以及界面强化效应,使再生混凝土向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 1 原材料、配合比及试验方法 1.1 原材料 试验所用原材料:海螺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北仑电厂产I、II级粉煤灰;马鞍山产矿渣微粉;上海申佳铁合金有限公司产微细硅粉;上海花王化学有限公司产Mi曲ty_100高效减水剂;再生粗骨料以宁波市某路面翻修时废弃的混凝土为骨料源,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级配符合5~25mm连续级配要求,技术指标设计的主要指标,其配制特点是低水胶比,选用优质的矿物掺 见表1;细骨料为天然河砂,Mx=2.74,含泥量1.O%;普通自来水。 1.2 配合比 由表1可知,与天然粗骨料相比,再生粗骨料的表观密度小,吸水率和含泥量大,压碎指标远大于天然骨料,属于低品质骨料。结合当今的研究热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充分利用粉体的优化组合以及界面强化效应,并通过高效减水剂降低再生混凝土的水胶比,以实现再生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其中1与2 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40,3 为C50,4 为C60,具体配合比见表2。 1.3 试验方法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与坍落度按照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力学性能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其中立方体抗压及劈拉强度所用试件尺寸均为100mmx100mmx100mm,试验结果已乘相应的换算系数;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氯离子扩散系数D 进行表征,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推荐的RCM法进行测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2.1.1 工作性 由于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大,因此会对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而通过掺人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及高效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由表3所示可知,掺有矿物掺合料的2#、3#、4#混凝土试样的坍落度均达到180mm 以上。对于1# 与2#试样而言,在水胶比相同的条件下,由于粉煤灰的掺入,导致2#试样的坍落度较1 试样有较大提高。其原因是粉煤灰的“滚珠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均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此外在试验过程中通过目测发现2#试样的粘聚性与保水性较1 试样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对于3#与4#试样而言,尽管水胶比较2#试样有所降低,但其流动性有进一步提高。其原因是由于3#试样中所掺人的粉煤灰为I级灰,其比表面积大,微集料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减水效应较II级灰强;4#试样采用了粉煤灰、矿渣与硅灰三掺技术,其综合减水效也较单掺II级灰有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增长。 2.1.2 表观密度 由于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较小,从而导致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较同强度等级采用天然骨料配制的基准粉煤灰混凝土小嘲,4种试样的表观密度都在 2 400kg/m 以内。 表观密度的大小关系为4#3 #2#=l# 。4#与3#试样虽然胶凝材料总用量相同,且都掺有优质的矿物掺合料,但4#试样是水泥与粉煤灰、矿渣、硅灰组成的四元体系,由于级配得到进一步优化,导致孑L隙率降低,密实度提高,因而表观密度最大。2.2 力学性能 由表3所示可知,虽然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低,但是通过掺人优质的矿物掺合料,可以优化水泥的水化条件,细化混凝土的孔径,改善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从而使再生混凝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