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含解析.doc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含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含解析

PAGE  PAGE - 16 - 一、选择题(30小题,共计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选择A项;宋朝时期出现利用水力运转的灌溉工具高转筒车,汉代赵过推广耦犁技术,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因此排除BC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读材料可知,“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了耕作时间和季节的重要性;“用粪犹用药也”强调的是施肥的重要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高产,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其他三项都是C项的具体表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耕织结合的特点,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4、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B.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C.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D.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5、《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大意是说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随势引导,其次是加以教诲,再次是制定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因此作者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 6、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是古代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天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说明 A.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B.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C.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无论是私人之间的文契还是国家的产权证明文件,都体现了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故选?C。A?项错在“耕者有其田”;材料中并未反映出“相当频繁”,排除B; D?项错在“完?全”,当时还存在自耕农经济。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流转。 7、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井田制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织 D.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私有。 8、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答案】D 【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