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造假揭秘以及鉴别.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石造假揭秘以及鉴别

松石造假揭秘以及鉴别? 为了寻找优质的天然我们深入了湖北的山坳里。   风尘仆仆到竹山最深处的秦古镇,这是一次非旅游性质的钻山,唯一目的就是找到无胶无蜡的原生态,还想搞清楚,湖北的 HYPERLINK / \t _blank 绿松石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非得过胶过蜡不可呢? ! G* Z C- P: S8 C3 D T6 L  这次的目的地远在秦古镇山坳里,路线是从十堰开始:十堰——郧县鲍峡镇——竹山县溢水镇——竹山县宝丰镇——竹山县秦古镇,可以说每一站都有收获,结合玩 HYPERLINK / \t _blank 松石这些年的了解,总结出的一点心得,虽然不一定是权威的,百分百正确的,但却是至少也算是一次揭密吧,说些关于松石一直没人说,或者说透的话,还请大家指正。   在十堰拜访了几家不小的松石销售门店,其中有一家规模挺大的是仓库+车间+展厅,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曾在他家的网店里买过松石。幸得掌柜不吝赐教,让我对“沁胶”、“灌胶”、“过蜡”几种加工工艺有了些初步的了解。 * H4 q9 d u+ Z% @+ [  沁胶$ `4 Q0 k. K$ V) X??{0 j   也叫蘸胶,业内人士也叫它“固化处理”。就是把石料或半成品放在“胶”里浸泡数小时甚至几天。是绿松石加工的传统工艺,也就是说在绿松石从1980年代慢慢复兴之前就早已存在的一种工艺,其作用是对松石结构进行加固,主要是指有绺的连接处,天然出产的松石80-90%密度并不很高,而绺(我们说的铁线)又分为当地人所说的“软绺”、“黄泥绺”等多种,很容易从有绺的连接处散开,即使是“净面的”(没有或只有少量很细的铁线),绝大多数毛石头的质地也不足以承受去皮过程中的破坏,很容易崩裂,有一些甚至用指甲一扣就掉了。所以,在传统的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出品率,必须在进行最初的加工前就先沁胶。 * Y??a/ E3 k; d3 q5 N9 ?  1、跟过去不同的是,过去多是用天然树脂沁胶,而现在多是用透明的人造树脂了。 : J, R3 ]. h) T0 M; m( |0 ^/ t  2、大多数人沁胶用的是透明树脂,所以这一过程不会改变石料的原色,但会使原色加深;( N, u* {6 U. o3 V0 j   3、沁胶后的松石???度和硬度都被优化了,有些原本密度达不到的原料,出品后也可以划 HYPERLINK / \t _blank 玻璃了,但比较勉强,而且通常玻璃表面会留下一点胶痕,用手可以擦掉,玻璃表面的划痕比较细,比较浅,松石表面也会留下一点痕迹; s3 ~ j1 ~7 z7 e r4 M   4、沁胶后的松石燃烧起来异味较小,类似松香; 2 `5 p7 f8 {% ^% Z5 o. D5 `0 q1 N% B  5、最关键的一点,沁胶的原料至少还是真正的绿松石,只是品级可能差一点。我们姑且称之会美容吧。 b+ U) L??a* S, H 0 (1).jpg (20.87 KB, 下载次数: 0)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Y2Mjk1NHw1MDFiMWJiMXwxMzg3ODYyMjc2fDEzMjA5OTF8MzU4NjE2OA%3D%3Dnothumb=yes \t _blank 下载附件 ? HYPERLINK javascript:; 保存到相册 2013-12-9 18:29 上传 6 S! a4 P+ }$ ~) f- M 用来沁胶的“树脂” 2 |# s* u9 Z4 Y! l# y ?) k  灌胶6 U6 ?0 J7 t) s. Y: `) l3 l   平时我们管它叫注胶,就是通过高温高压,把“胶”充压进原料里。这是近二十年前才发展出来的一种工艺,所用的胶也就是类似制造吉尔森绿松石的材料(人造绿松石),高温融化后把泡松(白色,可以当粉笔用的绿松石)和内蒙的所谓白松石(实际上跟绿松石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学名叫菱镁矿)放进去,通过高温高压加工使其程现出,所以这个工艺基本上完全属于 HYPERLINK / \t _blank 造假了。! j( ^2 E7 v { D3 B   1、灌胶用的胶是有颜色的,所以出品的颜色完全是假的;/ F \; N3 F v3 J! g, f% G7 o   2、灌胶制品看起来颜色均匀一致,特别是一大堆放在一起的时候更明显,但它也有铁线,甚至有一些成品上也有**、绿色等颜色变化,这是因为用来做原料本身也有一些线隙,而且有些泡松本向可能含有一些**或含铁物质,因此出品后还有色彩变化,这种最难区别; 2 @- t7 N m9 D$ v4 p/ ^/ C  3、灌胶后的成品划不动玻璃,只会在琉璃上留下胶痕,一擦就没;) [7 q: X# x8 E$ p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