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铁生的事

PAGE  PAGE - 5 - 史铁生的事          高二(4)班 李凡 此刻,我坐在杭城的一间杂乱并毫无生气的房间里,窗外是假山和严肃的高楼;桌上是凌乱的打印资料和笔记本;身后,有枝栽在小盆里从此不再长大的猪笼草和窗台上薄薄的灰尘,在这么萧瑟的下午,除了那株在冬天来临之前还坚持挺住的小生命,其他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逼仄和混乱不堪。而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如何在我的案头,此时还有一摞史铁生的书,以及正午的阳光照在封面上留下的金光。昨夜,我把它们从高高的书架上一起取下,其中的一些,已经因为布满灰尘而发黄变得褶皱,但每当我轻手轻脚的翻开它们,仿佛是不想打扰一个正安静熟睡的生命,却依旧忍不住要看看它们可爱的、酣睡的模样。 二零零三年的一个聒噪的夏天,我认识了史铁生。最早只是听说他20岁时不幸的遭遇,以及他在中国现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分量。于是某日在书店里闲逛就买下了一本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的《我与地坛·摄影珍藏版》。而它一到家,与我其他的文学书一样,被我毫不犹豫地塞进了书柜,硬生生的冷落了它一年的时光。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与地坛》 这也是宿命,让你我相遇。 一年后的一场考试结束,我翻出这本书,为了赶走心头的一些凝重。 05年,大雪隆冬。我去了北京的地坛,寻找那位“园神”。很可惜,我去的那天正好撞着地坛办庙会,杂七杂八的各色小摊到处都摆满了,只有那千年的古柏还依旧静默着,低矮的围墙懒懒的站在一边,阳光照下来,正是史铁生在书里描绘的那个角度。没有看见那牌楼和萧杀的古钟,四处的铁栏杆随意的搭建,为了防止游人破坏摆在祭坛上各路神仙的牌位。地坛的寂静和她斑驳的红墙,我都没有见到。只听见四周拥挤不堪的摊位上正在播放庞龙的《两只蝴蝶》。 后来我想,又或许,这座园子,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你,一如“上帝的苦心安排”。 * * * * 当我第一次接到这个任务,要写一个人物专论,或者是作品分析后,史铁生这个名字毫不犹豫地跳了出来??并且恶狠狠的占满了我所有的思维空间。这是已经没有机会可以犹豫或者做更多的选择的了,除了他,我还有什么理由再处心积虑的翻阅资料和别人的著作,并且故装真诚地说,读了×××的书,我受益匪浅。仔细想来,如果真的要好好的说一说他其实很难,因为我总不能以冷静而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他。正如苏珊·桑塔格评价保罗·古德曼一样:正是他的声音,即他的才智及其体现出的诗意使我成为他的一个死心塌地的读者。每次提及他,就如说到一位百年难遇的知音,兴奋以及感激是我全部的情绪。我通常连名代姓的叫他史铁生(当然这是因为我们不熟),而最近我开始称呼他——老史,这个称呼好像是在招呼大院里的哪一个大伯,每天清晨搬了竹椅坐在小巷的门口。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合欢树》 史铁生很能安静的融入这个城市,他习惯于独自推着轮椅到地坛中,安静的看长跑运动员锻炼,听一位歌唱爱好者日复一日地调嗓子,听一对夫妇谈话,直至有一天他们不再在地坛出现……我喜欢他很多散文的题目,《合欢树》、《故乡的胡同》、《墙下短记》、《庙的回忆》……我看出了这些心情,是符合了他已经不太年轻的生命,“浮夸的琉璃”、“坍圮的高墙”以及“散落了的玉砌雕栏”,这些上了年纪的景致总还是不时的出现在他的文字里。他不止一次的提起他有一种赴死的心情,在这些沉思的时光中,生死的色彩都慢慢淡褪,一如地坛里“时光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仿佛在这些曾经灿烂的年华过后,只有一缕清魂在那古老的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远的安静。 * * * * 他仿佛一个婴儿,不能一时间把人间的疾苦全部想明白,于是藏在心里,慢慢等待。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坚实而残酷的命运,我们也在和他一起等待,或者是见证,是不是一个在30多年前几近夭折的生命,在慢慢复苏和壮大的生命历程里,能够绽放出最绚美的光华。 现实很残酷,就像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里说的那样: “残疾终于到了。 残疾先于爱情,来了。”——《务虚笔记》162节 (好像那是一个提前预设的日子,终会来到)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一个在最好的时光因重病而截瘫的少年,在他的心里,将会留下怎样的阴影。史铁生说过,他从不急于去考虑死亡,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来到的节日。他说过,他喜欢把“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当作自己的墓志铭。他说自己活的很平静,以至于已经活得不那么在意死了……我们会想象,这仿佛是一个常年坐在轮椅上的老者,皱着眉,思考着上帝或是信仰。他仿佛离我们很远,或是离哪位神明很近,以至于有一些不太了解史铁生的人常会问我,他现在还活着吗?是的,我们都很难想象,如今,在北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