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_家具篇.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未都说收藏_家具篇

●【自序】▅▅▅▅▅▅▅▅▅▅▅▅▅▅▅▅▅▅▅▅   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 ,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过程是 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   此套书共四册,分为家具篇、陶瓷篇(上)、陶瓷篇(下)、杂项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时 受时间限制,内容不尽完整。此为全本,未做删节。全套图书,从当今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入手,试图解释文 明成因,展现文化魅力。只要你对文物乃至文化有兴趣,读此书就一定会乐趣无穷。   这个乐趣是你熟知的文化带给你的,而不是我。   2008年1月 ●【目录】▅▅▅▅▅▅▅▅▅▅▅▅▅▅▅▅▅▅▅▅   第一讲   盛世收藏—历史   1   第二讲   床前明月—交椅   19   第三讲   一榻清风—床榻   34   第四讲   正襟危坐—椅凳   48   第五讲   拍案惊奇—桌案   67   第六讲   藏器待时—柜架   85   第七讲   别具匠心—屏几   104   第八讲   魏紫姚黄—用材   128   第九讲   博物洽闻—辨伪   148   第十讲   随方制象—沿革   164   后 记   181 ●【盛世收藏—历史】▅▅▅▅▅▅▅▅▅▅▅▅▅▅▅▅▅▅▅▅   每到周六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北京市有两个地方万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大家都在举头看 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市场,大家都在低头寻国宝。这就是我们今天收藏的现实情况,每个人都希望从我们古 代遗留下来的东西中,捡到自己心爱的东西。   但过去不是这样。我小时候,看到的景象都是破坏文物。在我11岁的时候,“文革”刚开始,大量文物遭 到破坏。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我们家后面有一个下水道堵了,我们都去看,结果从下水道里掏出来一个 鎏金佛,当时说是金佛。那时所有人都把家里价值连城的古董扔掉,说是“破四旧”,扔掉以后心里就踏实了 ,认为安全了。   那是我们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段岁月。但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每一个人都开始关注 自己的文化,关注自己的灿烂文明。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现状。 ●【五次收藏热】▅▅▅▅▅▅▅▅▅▅▅▅▅▅▅▅▅▅▅▅   收藏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积累财富、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最早的收藏就是积累的财富,是什么呢?粮食 ,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当我们的衣食解决以后,我们才注重精神的需求,这时文化标识的东西对我们每个人 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古代收藏热跟今天有所不同。我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收藏热,统计起来大约有五次:第一次是北宋时期;第 二次是晚明时期;第三次是大家熟知的康乾盛世;第四次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第五次就是今天。今天的收藏热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收藏热的特征(1)】▅▅▅▅▅▅▅▅▅▅▅▅▅▅▅▅▅▅▅▅   收藏热的形成,必须要具备几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就是官方的提倡和默许。比如北宋末期宣和年间,伟大而窝囊的皇帝宋徽宗非常提倡收藏 ,他首先成立了国家画院,自己任画院院长—一个皇帝亲任画院院长!他网罗天下所有顶级画家聚集到他的门 下,为他作画,编辑《宣和画谱》。官方的提倡是收藏热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今天,官方也提倡。比如央视 有《鉴宝》栏目,每个博物馆都不停地推出各种各样的文物展览。这些在我年幼的时候,都不可能看到。   再有就是国家对文物的收购。这些年,国家用重金买下很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文物,收归国有。比如故宫 博物院在1995年,斥资将近2000万元人民币,买了一张北宋的画,张先《十咏图》。这张画早年从故宫流出去 ,现又收归故宫。2002年,财政部又斥资将近3000万元人民币,买了米芾著名的《研山铭》,收归国有。这些 都表明国家的许可或者说提倡的态度。   第二个特征是出版物集中。今天能够看到的所有有关文物的出版物,都是在收藏热时期出现的,包括北宋 、晚明、乾隆时期、晚清和我们现在。   我喜欢收藏的时候,先喜欢的是陶瓷。当时全国有关陶瓷的书就两本,一本是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中国 陶瓷史》,一本就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今天完全不同了,如果喜欢收藏,不管哪个门类 ,你去书店,五花八门的书,所有资讯都可以很轻易地查到。我喜欢陶瓷收藏的时候,是查不到的。   出版物集中也是收藏热的集中体现。比如宣和时期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这 些都是北宋时期的著作。晚明时期,有一个文学家,也是画家,叫文震亨,是文徵明的曾孙。他写了一本关于 鉴赏收藏的书《长物志》。长,在古音中念“丈”,“家无长物,诗书自乐”。“长物”,指多余的东西,是 自谦的说法。古人把一些很贵重的东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