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丛书-针灸素难要旨.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丛书-针灸素难要旨

篇名针灸素难要旨 书名:针灸素难要旨 作者:高武 朝代:明·嘉靖十六年 年份:公元1537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医书最古而可信者,莫如《素》《难》。于针灸之诀,又独详焉。盖原人之经络血脉, 阴阳 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而针石汤火,各有所宜施其齐之得也。虽磁石取针,何足云喻。然每 患于注述乖刺,拙者用之,往往失理,鲜不以愈为剧,可不慎耶。四明梅孤子高武纂集《针 灸要旨》及《聚英》共三帙,一切以《素》《难》为主,而于后世之专门名家,多附述焉。 其用意勤甚,少参东石戴公,既亲为校正,且委诸铅,令未齐陶君师文梓而行之。是将广其 传于世,欲人知所师而用之,庶乎其不缪也仁者之政,类如此矣。陶君属予言为之序,予因 题数语于简端,俾世之知此书之传,实自二公始,而医之果不缪也。则高子之功,何可少哉 \x嘉靖丁酉仲夏九日弋阳黄易书于九潭精舍\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难经》节要∶先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荥俞经合,又次及经脉,各以类相从,不拘 旧经篇次。 一、《素问》节要∶先九针,次补泻,次诸法,次病刺,次经脉 冗,不拘旧文篇目。 一、《难经》注虽多,惟滑氏本义折衷众说,故存之。 一、各书有羽翼《难经》者,集注于各条下。 一、《难经》注与经旨未合者,窃疑之,非敢妄议前人也,亦欲求明夫理耳。 一、《素问》《内经》《灵枢》,旧有王冰注,议者谓其多所强解,今去之,惟录其本 文。 一、《素问》浩瀚,今节要立题分类,以便记诵。 一、前人谓《素问》篇次失序,错简不无。今节要或录其全篇,或摘其一节,而类聚之 。书之有图所以彰明其义也,可图则图之,今置图卷首,以备参考。 目录 篇名九针式 属性:\r 针\p06-d24a1.bmp\r \x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x \r员针\p06-d24a2.bmp\r \x其身员,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x \r 针\p06-d24a3.bmp\r \x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x \r锋针\p06-d24a4.bmp\r \x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x \r 针\p06-d24a5.bmp\r \x一名铍针,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血。\x \r员利针\p06-d24a6.bmp\r \x尖如毫,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x \r毫针\p06-d24a7.bmp\r \x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x \r长针\p06-d24a8.bmp\r \x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奏之间者。\x \r燔针\p06-d24a9.bmp\r \x一名 针。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x 目录卷一\难经 篇名一、补泻 属性:七十八难曰∶针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 纪氏曰∶呼尽而内针,吸而引针者为补。吸则内针,呼尽出针为泻。此言补泻之时,非 必呼吸出内而已。 然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纪氏曰∶然知为针信其左者,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俞也。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但一心用针,不知以左调右也。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 ,顺 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 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滑氏曰∶弹而努之,努读作怒;爪而下之,掏之稍重,皆欲致其气之至也。气至指下, 如动 脉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顺,犹循也乘也,停针待气,气至针动,是得气也。因推针而内之 ,是谓补。动针而伸之,是谓泻。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内也,是固然也。若停针候气,久 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卫气之分。女子则深其针而候之荣气之分。如此而又不得 气,是谓其病终不可治也。篇中前后二气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气之来如动脉之状,未刺 之前左手所候之气也。后言得气不得气,针下所候之气也,此自两节。周仲立乃云∶凡候气 左手宜略重,候之不得,乃与男则少轻其手于卫气之分以候之,女则重其手于荣气之分以候 之。如此则既无前后之分,又昧停针待气之道,尚何所据为补泻耶。 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补其母 ,实 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 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滑氏曰∶《灵枢》第十篇载∶十二经皆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虚者 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假令肝病虚,即补厥阴之合,曲泉是也。 实则泻厥阴之荥,行间是也。先补后泻,即后篇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