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丛书-中药学第6讲寒凉药.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药丛书-中药学第6讲寒凉药

第六讲寒凉药 本讲主要介绍具有辛寒、甘寒、苦寒、咸寒、酸寒以及 辛凉、甘凉等性味的常用清热药。其中包括清热泻火、清热 解毒、清热解暑、清热燥湿、清热化痰、清热凉血等药物。 白头翁 白头翁味苦,性寒。能泻胃与大肠邪热,常用于治疗痢疾。并有解毒作用。 由于肠胃热毒积滞而致大便带脓血,血多脓少,里急后重,腹痛便频等症。可用本品清大肠邪热,通利大肠积 滞。常与黄连、黄柏、秦皮、木香、槟榔、白芍等同用。 本品配地愉、槐花炭、黄芩炭、炒槐角等,可用于大肠有热而致的大便下血,痔疮下血等症。 黄连、白头翁均能治疗痢疾,但黄连清热兼能燥湿,对湿热痢效果较好,白头翁主清大肠血热,对热痢下血效 果较好;黄连对细菌性痢疾效果较好,白头翁对阿米巴痢疾疗效较好。 用量一般3~9克。 虚寒久痢忌用。 白薇 白薇味微苦,性寒。本品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益阴。常用于治疗虚热低烧,例如: 1.热病伤阴的低热:温热病恢复期,高热虽退,但因高热期中伤耗阴津,正气不易立即恢复,故常有余热未尽 的低热出现,症见口渴、夜热早凉、下午低热、食欲不振等,可以本品配合地骨皮、知母,青蒿、丹皮、沙参 、花粉等同用。 以上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般方法。另外,白薇也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分、血分证的高热。因为白薇主入阳明经 (兼入冲、任二脉),能凉血清热,益胃、生津,是治温热病的良药,可与生地、元参、生石膏、赤芍、知母 、丹皮、大青叶、连翘、广犀角等同用。即使是温病初起,兼见舌红、口干,伴有头昏、怕风者,也可用本品 配入辛凉解表剂(如金银花、牛蒡子、薄荷、菊花等)中应用。 2.胎前、产后的烦热:妇女妊娠烦热、遗尿、小便热痛等症,本品能入冲、任二脉,清血分之热,故可用本品 配合白芍、黄芩、黄柏等同用。产后因失血过多而致血虚发热,烦乱、呕吐者,可用本品配竹茹、藿香、青蒿 、陈皮等同用。 根据本品能入任脉的经验,我对于血热尿赤淋痛、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加用本品 ,每收良好效果,请作参考。 青蒿清肝胆虚热,退无汗的骨蒸,治热在骨间,可将邪热由阴分引至气分而使其外出。白薇清肌胃虚热,治原 因不明的低热,兼清冲任血热。 白薇除血热,偏用于解毒治疮,并能敛合疮口。白薇除血热,偏用于退虚热。 用量一般为4.5~12克。重病可用至15克。 血分无热及肠胃虚寒、大便泄泻者勿用。 白鲜皮 白鲜皮味苦,性寒。主要功用是祛湿、利关节。 本品最常用于治疗湿热郁滞所致的皮肤痒疮、湿疹、阴囊湿疹、疥癣、风疮等。常配合银花、连翘、荆芥、黄 柏、苍术、苦参、红花、赤芍、炙山甲、茯苓等同用。我常以白鲜皮30克、苦参15~30克、荆芥9克、防风9克 、连翘12克、赤芍15克、红花9克、蝉衣6克、茯苓9克、蛇蜕0.3克、炙山甲6克,结合具体情况,随证加减,用 于治疗顽固的荨麻疹,可取得一定效果,仅供参考。 白鲜皮也可用于由湿热引起的关节肿痛,常与威灵仙、黄柏、木瓜、苍术、防己、苡米、松节等同用。 妇女湿热下注所致的阴部湿痒、阴中湿痒、赤白带下等。可与茯苓、泽泻、苍术、黄柏、苦参、牛膝等同用。 根据前人对本品可治风黄、急黄的经验记载,我曾用本品配合柴胡、黄芩、泽泻、车前子、黄柏、秦艽、焦三 仙等随证加减,治疗经用大量茵陈未能见效的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表现为湿热郁蒸而致深度黄疸的患者,疗 效很好,请参考试用。 据近代研究报导,本品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浸出液有解热作用。 用量一般3~9克;重症也可用到15~24克,甚或30克。 下部虚寒者不应用。 败酱草 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有活瘀、消肿、排脓的作用。对肠痈(阑尾炎)可配合连翘、生大黄、牡丹皮、冬瓜 子、赤芍、元明粉等同用。对血瘀而致的腹痛、腹胀、腹部有硬块等症,也可用本品配当归、赤芍、红花、元 胡、木香、五灵脂、桃仁、三棱等同用。我曾用本品配合生苡米、银花、连翘、制附片、乌药、白芍、当归、 五灵脂、桃仁等,治疗阑尾破溃后,形成脓肿,时日较长者。 蒲公英长于治乳痈,败酱草长于治肠痈。 用量一般9~15克,重症也可用到30克。 寒证腹痛忌用。 板蓝根 板蓝根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的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大头瘟:风热瘟毒,侵入血分而致头部红肿、发热、咽喉肿痛,甚至神昏谵语,可用本品降心火、清胃热、 凉血、解瘟毒,常与黄连、牛蒡子、元参、连翘、黄芩、柴胡、马勃等配伍同用。 2. 时疫斑疹:时疫(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热病)传染,瘟毒入血,营血热炽,出现身热、烦躁、口渴、头 痛、咽痛、鼻衄、出疹、发斑、舌绛紫暗等症。可用本品配合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元参、生地、丹皮 、生石膏、广犀角等同用。 3.咽喉肿痛:风热毒火上犯咽喉而致头痛、发热、口渴、便秘、咽喉红肿热痛、单双乳蛾(单侧或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