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解析育明考研考博2016年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解析育明考研考博.pdf

2016年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解析育明考研考博2016年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解析育明考研考博.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解析育明考研考博2016年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解析育明考研考博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专业课真题 一、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招生数据整理统计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初试内容 复试面试 统考生 推免生 ①政治(100 分) 听力:全校统考(3 分计入总分) 2013 年4人 2013 年 7 人 ②英语(100 分) 面试:①进行自我介绍及相关问答 国际关系 2014 年5人 2014 年 7 人 ③政治学概论(150 分)②抽取专业试题,进行专业、学术 2015 年5人 2015 年 6 人 ④国际关系史(150 分)相关问题问答(无准备时间) 备注: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 30:1(竞争非常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 15%) 2、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 *(70%)+复试成绩*(30%)+ 外语听力成绩(3 分 制) 3、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一般都会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 80-90 分之间。想要进入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 研的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 110 分。专 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为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统考科目。 5、2015 届考生并没有统一组织复试听力考试。 二、2015 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 专业一:“政治学概论” 第一大题:名词解释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总分 30 分 1.密尔的《论自由》 2.麦卡锡主义 3.英国圈地运动 4.国际体系 5.非国家主体 6.原教旨主义 第二大题: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5 分,总分 60 分 1.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与局限 2.公共道德的形成与破坏 3.摩根索关于权力均衡的两种模式 4.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第三大题: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1.试结合中西方历史、分析政治与宗教的联系 2.试用肯尼斯·沃尔兹的三层次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2015 年北京大学国家关系专???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7 分,共 35 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 35 分,共 70 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 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 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考研答疑咨询叩叩资料获取:五四七.O 六叁.捌六贰) 2.试论述 20 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二国际关系史笔记 第一讲 学科、理论、叙事 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问 国际关系史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学问,它与外交史、世界史之间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它们的描述对象都超越了某一特定国家的范围 (即使是以某一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外交史也涉及到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具 有与国别史相区别的特质。然而,三者之间的学科分野却也非常显著。外交史的 叙述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的外交行为上,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几乎不加涉及; 世界史的叙述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各国的外交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并非叙述主体;而国际关系史则介于外交史和世界史之间,它既需要具有世界史 的全球视野,又需要以外交史作为它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 “只见树木”或“只见森林”两种有失偏颇的窠臼,才能避免体例上的僵化与空 泛。但是,光区分了三者之间的差异还不足以建构国际关系史自身的学科自律性, 它需要在广泛吸取外交史和世界史理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构建自身的理论框 架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国际关系史的旧有体例,并对其进行新的建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