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视率作假为何难止.doc
PAGE
PAGE 6
收视率作假为何难止
“每部剧有20%的成本都花在买收视率上”,这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大概有上千条都是这个消息。”和《?t望东方周刊》聊起这场风波,导演车径行颇为感慨。
这两天,车径行的微信朋友圈已被《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向收视造假宣战》一文刷屏。
12月12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委托其法务委员会发布声明,表示将正式启动打击收视率作假黑势力,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就在此前几天,浙江卫视播出电视剧《美人私房菜》,由于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率,导致其在浙江卫视收视过低而被撤档。这场风波被认为是这次打击收视率作假的导火索。
在车径行看来,《美人私房菜》的风波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又是一个必然爆发,“收视率作假每天都在谈、都在骂,大家对此深恶痛绝。”
“每年40多亿元”买收视率?
电视行存在的收视率作假问题,并不算爆炸性的新闻。在2015年全国“两会”时,作为人大代表的央视主持人张泽群、政协委员欧阳常林与张国立,曾先后向收视率造假“开炮”。
此次,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更是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坐实”了此前的种种传闻。收视率造假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声明发出后引发了行业震动。车径行告诉本刊记者,这两天圈子里谈得最多的就是这件事情。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但是,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打起了假收视率的主意。
据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鸣山介绍,电视剧已成为所有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的主打节目,播出机构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购买收视率。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12月3日的第七届财新峰会上直言,“当时我们看到的电视节目、电视剧的收视率90%以上都是假的。”在不买收视率难以生存的状况下,光线传媒放弃了电视业务。
车径行说,如今的情况是,无论你的作品好坏,不买假数据就无法达到电视台要求的收视率,就可能面临停播、降价。
张鸣山透露,“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元至50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20名的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000集电视剧计,每年有40多亿元人民币。”
制作人郭现春也说,部分优秀作品也被迫下水,“出淤泥而被染”,大台播的剧要再花一千多万元的“银子”买收视,美其名曰“宣传推广”,彼此心照不宣。
中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但是“每部剧有20%的成本都花在买收视率上”,车径行痛陈,这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送米、送油“讨好”样本户
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影视机构和数据公司加入到造假阵营,成为收视率造假的主犯或帮凶。有业内人士曾透露,目前在市场活跃的制作公司中就有曾是做数据发家的。同时,市场上还活跃着专门操作购买收视和污染样本户的第三方机构,这些人以“宣传公司”的名头进行包装,并许诺收视效果。
车径行告诉本刊记者,这些造假主体多年来的作假手段多样,最常用的还是靠送米、送面、送油“讨好”样本户。
目前,一家收视调查机构在全国可能有几万个样本户,而平均到各个省、市,每个地区的样本户数可能就几百个。收视调查机构会给每个样本户家庭电视机上安装收视测量仪,用以回收数据,进行统计。
每个地区的样本户数量有限,这样一来,造假人员只需要“贿赂”其中若干户就可以影响数据。有媒体测算过,一个地区的样本户有500个,某节目希望提升收视排名,只要找出其中10个样本户进行游说,收视率就能提高至少0.5。
造假人员在拿到样本户信息后,或是直接给钱,或是送大米、食用油,“大爷、大妈最容易被这一套影响。”车径行说。
此外,还有更“高级”的造假手段――直接改数据。有媒体报道过,通过收买数据公司的工作人员,只要支付每集3万元左右的价格,收视就可以上升15%~20%,卫视排行也可以提高2~3个名次。
更高科技的还有通过黑客等手段,对样本户家中上传的数据进行干扰。比如你本来看的是A卫视,但上传的数据却变成了B卫视。
似乎只要钱花得足,一切数据作假都不是问题。
各方利益驱动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此次的声明称:即日起,联合全国电视剧制作机构签署自律公约,抵制电视台购买、播出电视剧与收视率挂钩的行为,禁止一切电视剧制播方的对赌行为。
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召集所谓“电视剧大台”的相关负责人,签署了反对唯收视率论、规范电视剧购播行为的自律公约。这些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湖南、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安徽等省级卫视在内。
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收视对赌协议”越来越盛行。
当电视台在购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