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VIP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不全) 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4分): 1、将下列词语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美观。(2分)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2、诗文默写。(10分) ①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② ,风正一帆悬。 ③乡书何处达, 。 ④ ,松间沙路净无泥 ,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⑤ ,江春入旧年。 ⑥天上的风雨来了, 。 ⑦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 ⑧ 成功的花儿, ! 3、音汉互写:(4分) ①锃 亮 ②憧 憬 ③半明半mèi ④ 瑕cī 4、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①度 ②操 ③反 ④遂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 关键时刻踌躇不决,会让我们错失良机。 C. 在学习上,我们要锱铢必较,不可马虎大意。 D. 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并非危言耸听。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经过一个暑期的整修,校园面貌明显提高了。 B. 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 通过开学初的自我介绍,使我对本班的同学很快有了一些了解。 D. 为避免校园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二、阅读与赏析(共36分): (一) 赤壁(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7、选出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 这首七言绝句诗以“赤壁”这一地名为题,实则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 B.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这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C. 诗的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直接从正面揭示了赤壁之战胜败的原因,可谓一针见血,别出心裁。 D. 诗中表达出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偶然性因素”这一深刻的哲理,对后人很有启示。 (二)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 掩耳盗钟 有得(1)钟(2)者,欲负而走,则(3)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4)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5)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6)矣! 注释:(1)得:得到。 (2)钟:古代的一种礼乐器。 (3)则:但是,表转折。 (4)况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5)恶:厌恶。 (6)悖:荒谬。 8、选出与“恐人闻之而夺己也”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 而置之其坐 B. 而忘操之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9、解释带点字。(4分) ①遽契其舟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欲负而走 ④则钟大不可负 10、翻译句子。(4分)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1、这两则寓言都出自《吕氏春秋》,甲文讽刺那些固执己见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