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教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教师)

PAGE  PAGE 6 寿光中学2014级二轮复习 专题二 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 地球与地图 专题二: 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 编制:孙居永 审核:李欣美 时间:2017.2.14 使用:2.18 领导签字: 【温故知新】 1.等值线的共性特征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或重叠(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 2.等值线的四大基本原理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上,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 (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 (4)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坡,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凹坡不会对视线形成障碍,通视状况良好;凸坡视线常被阻挡,很难通视。如下图所示: 3.等值线的判读步骤 步骤说明一看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地租线等二看 数值 特征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等值线数值增大方向,在等高线图中为山顶方向;在等压线图中则为高压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为向较低纬度(海拔)的方向三看 疏密同一幅图中,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越密则坡度越陡,水流越急;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四看 延伸 方向不同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反映不同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如等高线延伸方向反映地形走向;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如与纬线、海岸线、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地形;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或地形的走向,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大,若形成多雨中心则可能位于山地迎风坡等五看 弯曲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水流向相反;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在判读等值线弯曲时可利用“凸高值低,凸低值高”规律来分析,也可通过做辅助线法来分析六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如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七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典题感悟】 (2016·江苏地理)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解析 第1题,②地位于山谷附近,并且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最利于作为露营地。 而①地位于河谷,易受水灾;③地位于陡崖处,不安全;④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第2题,5月初,我国日出东北方向,观日出需要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受阻挡,从图中看出⑥地地势高,其东北方向无遮挡物,最宜观赏日出。 (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3.图中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4.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古海岸线曲线的时间变化特点及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可推知图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第2题,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经历了图中显示的①②③④共四个位置,海平面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在②③古海岸线有贝壳堤,贝壳堤的形成过程说明当时海岸线较稳定,所以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预测演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