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厂史馆介绍2014124
上犹江水电厂厂史简介 一、基本概况 上犹江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章江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诸广山东麓,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湖南省汝城县,江西省崇义、上犹两县,至南康的三江口汇入章江,全长200公里;由主河流古亭水、左支流营前水、右支流崇义水组成。 上犹江水电厂是在新中国百业待举之际,为解决开发重要战略资源钨矿所需要的电力,同时也为践诺当年毛泽东主席送给赣南人民一个“小太阳”的承诺,中央政府决定在赣南老区兴建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前苏联援建的重点水力枢纽工程, 1955年开工建设,1957年投产发电的钢筋混凝土空腹重力坝水电站。水库流域面积4565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750平方公里。总库容8.22亿立方米,调洪库容1.01亿立方米。大坝为钢筋混凝土空腹重力坝,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效益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装有水轮发电机组四台,现有装机容量7.2万千瓦,设计多年年均发电量2.33亿千瓦时。其水利枢纽工程以投资少、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等特点,在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 二、勘测设计、施工建设时期(1947~1956) 对上犹江的开发,早在民国时期就进行了勘测,1947年中华民国江西省政府赣江水利设计委员会曾派第三勘测队进行了为期30天的勘测,然而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最终无法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亟待钨砂原料,为解决赣南钨砂开采用电,1951年至1952年,中南水电工程局曾两度派员踏勘,1954年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集中力量对上犹江进行了勘测,4月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同前苏联专家亲临现场;1954年8月开始初步设计,设计总工程师李津身;为加快建设进度,上犹江水电厂水力枢纽工程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进行,由中央电力工业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由中央燃料工业部中南水力发电工程局501工程处负责施工。1955年3月8日,导流隧洞开挖,上犹江水力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昔日偏僻荒凉的铁扇关上高架林立、机声隆隆,一下成为了当时全国水电工业建设的前沿阵地,先后吸引了来??全国22个省份的13000多名工人、技术人员和大批投工投劳的当地群众在这里日夜奋战。坝基开挖工程总量20万立方米,大坝共浇筑混凝土21万立方米,使用钢筋4千吨。 三、投产发电时期(1957) 1957年1月7日,上犹江水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组成立,1957年6月20日大坝落成,1957年8月29日水库开始蓄水, 1957年11月30日,举行发电典礼,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为发电剪裁,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启动了发电机组;12月5日正式向赣州供电,10日正式移交上犹江水电站,18日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与苏联专家来上犹江视察。 四、艰苦创业时期(1958~1965) 1958年3月18日,上犹江水电站正式更名为上犹江水力发电厂,这个时期,赣南电网为独立电网,上犹江水电厂也是网内唯一电厂,集调频调峰于一身,我厂克服诸多困难,先后实行三班三运转,四班三运转,实行“两票三制”,率先开展“六无”竞赛活动,大练基本功,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实现了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编制和修编了《安全工作规程》、《运行规程》、《运行人员服务规程》、《水工管理规程》等,各项工作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与此同时,完成了繁重的对外代培任务,为广东流溪河电厂、湖北水利厅、新疆建设兵团铁门关水电厂、新疆伊犁托海水电站、江西水电技校等单位培训技术工人千余名。 五、文革期间,生产稳定(1966~1976) 文革十年期间,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厂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坚守工作岗位,稳定生产,企业没有出现停电、死人事故;在艰难岁月里,我厂完成了泄洪洞原形全开全闭试验和第一、第二期尾水淤积清理工程,以及机组大修改造,并为江口、洪门、枫渡、兴国长岗、大余油罗口、柘林等水电站输送技术工人数百名。 六、改革开放、生机勃发(1977~1986)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厂重点工作迅速转移到电力安全生产与管理上,以清理、整顿、振兴为主线,开展企业整顿、创建文明单位等活动,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在机组改造的同时,计算机在水库调度中得到应用,交换机、载波通讯投入运行,在全省电力系统率先开通了闭路电视;“单板微机水库调度事物处理”等一批科技成果获上级奖励;为万安、南河等水电厂培训、输送生产、技术人员百余名。企业获“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首批“文明单位”等称号。 七、深化改革、快速发展(1987~2001) 1987年7月1日,我厂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深化企业改革拉开了序幕,我厂跨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生产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进行了4台机组单机自动化和增容改造,总装机由6万千瓦增至7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