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成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明成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明成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辨析(2014级历史专业一班王导老师:宋社洪)【摘 要】明太祖朱元璋以藩王守卫边疆并给予他们极大权力,以期实现诸王护卫京师局面。从历史发展看,这必然会导致新帝削藩以致内乱,而朱棣作为众子中最有文武才能的,必不会屈居于侄子之下任其削夺。因此主导靖难之役的并不仅仅是朱棣的贪念,朱棣继位之后的行为也不单单是肤浅的“以文治武功万国来贺遮羞于其篡位”。【关键词】靖难;下西洋;永乐大典;盛世 现今史学界对明成祖的评价存在颇为极端的观点,明史学者孟森在《明史讲义》言:“成祖不过以己由篡得国,将以威胁天下,遂假小人以非常之危,其不法为后来锦衣卫官尚有不逮,而诏狱既设,遂以意杀人,不由法司问拟,法律为虚设。”因夺位而引发的政治专制及影响使得一部分学者认为“朱棣征蒙古、下西洋、修大典只不过是为掩盖其篡位之举。”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实是枉议,有必要对此予以探讨。一、朱棣之夺位及其由此引发问题作为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君王,朱棣取得的成就可与之比肩者少之又少,然因其袭位不正而各种野史又刻意夸大,使之成为口诛笔伐之对象,而这种管中之见,影响了主流评价。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比分析考察得出以下原因。朱棣对史书的文化专制远不如唐太宗。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弑杀兄弟,逼父退位,其行为与朱棣在削藩夺爵的压力下起兵“靖难”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奇怪的是唐太宗并未留下恶名。究其原因,一方面玄武门之变较为封闭和迅速,且策划者较少,易于掩盖,而靖难完全谈不上必威体育官网网址。另一方面,“李世民要史官们把他利用阴谋手段夺取太子之位的宫廷政变写成安社稷、利万民的正当之举,即杀兄夺嫡合法化。”显然,唐太宗成功了,后来的《国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受到了其改史影响。朱棣即位后焚毁了建文帝时期所修编的《明太祖实录》,授意解缙等人重新修编,以满足其证实正统之需。从后来发展看,这种计谋失败了。朱棣靖难得罪了太多的儒家士子。朱棣进入应天城前道衍和尚曾言:“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而后朱棣灭方孝孺十族。燕军进入应天后各级官吏“逃者四百六十三人,迎附者仅二十四人,殉命者如黄观等。”方孝孺事件惹得读书人和黎民百姓对朱棣的极度憎恶再加之逃走的四百多人著书立说,肆意谩骂,舆论导向使得朱棣超出了原本的可恶,正史吸收了这种个人好恶感极其强烈的言论,以至于他的所有政绩也被当做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这种儒家士子特有的偏见在同样得位不正的唐太宗、宋太祖、宋太宗身上却鲜有体现,值得深思。继明之后的清朝对前朝的政治诋毁。唐以后修书的主要是五代和宋,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汉室皇朝正统正朔,不需要刻意显示自己的文化正统,因此也不需要诋毁什么。而清朝则完全不然,其乱改书和乱修书是世所公认的,诋毁明朝皇帝自是不必待言,更何况终清一朝始终存在复明力量。当我们拨开云雾,剔除影响客观评价的因素之后,平心看待朱棣靖难及其功过是非,定不会如过去一般只看到其继位不正而妄加非议的。二、朱棣对明朝国运及中国历史进程之影响朱棣的庙号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二世皇帝称祖的,根据周礼规定,正殿供奉七个牌位,初创者为祖,而祖为万世不移,朱元璋的子孙认为朱棣在对明朝的贡献中起到了与朱元璋可比的功业,因此改太宗为成祖,意为成就基业。明末学者李贽言“: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而其发展壮大则是朱棣的功劳。用儒家思想治国,自身有深厚的儒学文化功底。朱棣1360年出生时朱元璋事业已有小成,并且渐次稳定,至1367年朱元璋称帝朱棣已到了受教年龄。帝王之子的老师自然不可小觑,有宋濂、唐瑜、刘基等,他们都是儒学大家,在这种师资的培养下朱棣对儒家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称帝后于1409年颁布自己写的《圣学心法》,定下“伦常日用规范。”成为明朝以儒治国根本之法。这对稳定国家、拉拢儒家士子有着深远影响。削藩措施刚柔并济,成功解决问题。建文帝继位不久即开始削藩,然其政策颇为失当,甚至惹得湘王携全家自焚。相对而言,朱棣的削藩是以提高王室经济待遇为前提的,他着力培养藩王沉浸在糜烂的生活中“好饮醇酒、近妇人,便称贤王,遂加奖励矣。”这种政策更具有可控性,更隐蔽。藩王问题也随之而解。迁都北京,直面北蒙,避免重蹈北宋覆辙;开通运河,连接南北,促进民族交融与地区协调发展。明朝初定都在六朝古都南京,六朝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朝的共通点即短命,南京“龙盘虎踞”的风水固然好但由历史来看其实不能为都。“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作为一个经济中心,它具有优势,。而它远离北方和西部边陲,永乐帝认为哪里最易受攻击。”当时明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蒙古,建都南方不利于对北方受威胁国土的经营,同时也使得北方无战略重心。东南地区两面环海也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