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罗格列酮心血管安全性问题的综述以及思考
对罗格列酮心血管安全性问题的综述及思考 审评五部 张杰 马来酸罗格列酮及片剂于1999年6月在美国上市。我国2000年已批准史克必成天津有限公司的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商品名“文迪雅”)生产,规格为2mg和4mg。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盐酸曲格列酮,因临床应用中与特异性肝脏毒性有关,且有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及死亡的罕见报告,现已退出美国市场。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Maleate)属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人类的PPAR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3种同源异构体,即PPAR-(,PPAR-(和PPAR-(PPAR(是脂肪形成的控制调节剂,PPAR(靶点基因包括质脂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调节所涉及的基因。PAR(激动剂的临床前毒理研究 据PPAR(激动剂的临床前毒理研究文献显示,PPAR(激动剂的毒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肝毒性-急性肝毒性,如盐酸曲格列酮,已撤市;心脏毒性-心脏肥大和体液蓄积;致癌性 –人体中无致癌性。PPAR(- 大鼠产生尿道上皮和膀胱癌(( 和a/(二重激动剂);啮齿类动物产生血管肉瘤、纤维肉瘤、脂肉瘤。 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关于罗格列酮的心血管安全性的报道简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2007年5月21日发表Nissen的Meta-analysis文章, 比较安慰剂和其他治疗方案,文迪雅提高心肌梗死风险。该研究是基于42个试验,其中一万五千多例使用文迪雅和一万两千多例使用除去含文迪雅方案的治疗药物而得出的结果。 3.第67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有关“罗格列酮的心血管安全性”的“特别研讨会”介绍 罗格列酮是上市多年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它的临床研究一直在不断的深入。围绕“罗格列酮的心血管安全性”的争论成为2007年6月在芝加哥举行的第67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的关注热点。2007年5月21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题为“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的文章无疑是这场争论的导火索,在本届ADA年会上为此临时增加了一个“特别研讨会”,并且特邀该篇临床荟萃分析文章的第一作者Steven Nissen医师及Steven Haffner医师作主旨演讲,然而Steven Haffner医师拒绝大会组织者的演讲邀请又给本次特别研讨会增添了神秘色彩。 Steven Nissen医师首先进行了演讲,他回顾了罗格列酮的注册审批过程及背景,并且尖锐地指出早在1999年罗格列酮的最初的注册研究资料(5项为期24周的随机研究结果)就已提示该药存在心血管风险的信号,然而当时的FDA非常关注的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正是由于其肝脏的毒性而撤市),从而忽略了心血管方面的临床风险信号。然而近年随着一些有关罗格列酮的大型临床循证研究结果的发表,特别是DREAM及ADOPT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Nissen医师对罗格列酮心血管风险的担忧;结合在临床应用罗格列酮所观察到的水钠潴留,体重增加,LDL-C增高(约18.6%)以及充血性心衰的加重,无不提示罗格列酮可能给长期服用者带来的潜在心血管风险。通过文献检索及登录GSK官方网站搜集公开发表的以及未发表的临床研究数据,Nissen医师及同事对所有42项为期大于24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7847例糖尿病或IGT患者)进行有关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终点(即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其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增加43%(HR=1.43;95%CI:1.03-1.98;P=0.03);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64%(HR=1.64;95%CI:0.98-2.74;P=0.06)。此外,Muraglitazar(另一PPAR ( 及 ( 双激动剂)也因为其在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中发现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心肌梗死)而未被FDA批准上市;近年来大约有50余个作用于PPAR通路的化合物因各种安全性考量而终止了药物的进一步研发。Nissen医师认为他的荟萃分析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样本量巨大,信息丰富(共42项临床研究);其次分析使用了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硬性临床终点(hard endpoint)即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这些终点事件在临床上不易混淆);选取较为长期(24周以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较为科学;此外分析了公开发表以及未发表的临床数据,可以有效地避免所谓的“发表”偏差(即由于阳性研究结果易于发表,而阴性研究结果难以发表所带来的荟萃分析偏差)。同时Nissen医师也坦率地承认其研究的局限性:即只能获得在整个临床研究水平(trial level)的数据,无法获得每一个患者的具体研究数据;缺乏时间-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