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6年高考精解精析专题一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6年高考精解精析专题一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6年高考精解精析专题一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

6年高考试题解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2012高考试题 【解析】:注意题中时间(前217年),此时秦朝已完成统一,实行统一的法定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即C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定位】:(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制(统一货币)。 (其它版本新课标)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这座城市”是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答案】:C 【解析】:熟悉元朝宣政院的职能即可选出C项。 【考点定位】:(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元朝的统一·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 (其它版本新课标)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3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 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