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视解释.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5 第三章 电视 106 电视,因其所具有的大收视时间段、收视的低成本、大众化的广泛普及等优势, 作为图、文、声、情并茂的现代化传媒工具,为人们所普遍喜爱和接受。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齐河县城乡的大部分家庭已购置电视机,收看电视成为人们工作之余了解外 部世界各种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影响深远。从 1987 年县广播事业管理局筹备上电视, 1991 年播出第一期自办新闻节目,至 2000 年后的全面数字化,事业历经从城区十公里 有限接收到信号覆盖县境、从简单插播到建立频道自主制作播出电视节目、从只有新 闻报道到多栏目长时段电视宣传等几个阶段,影响力不断攀升。在扩大电视宣传影响 力的探索中,电视台所创办的各档节目从外在形式到宣传内容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包 装、改版和调整、完善。其间录制、播出上万条(部)的各档节目,多角度、多侧面、 全方位、立体式向观众展示社会发展动态、各行业风采以及干部职工、普通百姓的良 好精神风貌。电视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创新经营和不间断的投入。进入 21 世纪, 电视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电视宣传相关的各项软、硬件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代, 使其充分具备编播各类电视节目和承接重要会议、大型文体活动的全场录像、直播能 力;各档节目实现从录制、播出到留存的全过程数字化;收视信号高清、保真,宣传 触角延伸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播出节目基本满足各层面群体的收视需求。经过 20 多 年的事业经营,齐河电视台已形成信号覆盖全县域,具有一定宣传影响力和资金实力 的县级电视传播媒体。 图 3—1 广播电视大楼 崔振 2006 年摄 107 第一节 电视设施 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期,电视机在全县有普及化的 趋势,条件好的家庭还购买了彩色电视机。1988 年, 县广播电视局成立电视微波传输站,开始转播德州电 视台节目。1991 年购置差转机等设施设备,转播中央 及省市台节目。1995 年建成新发射塔和机房。至 2000 年,摄录、编辑设备、演播室和播控机房逐步添置、 建立、完善。进入 21 世纪,播出设备和技术升级加快, 完成数字换代,设立 5个频道播出自办节目。 图 3—2 老式电视机 资料 一、电视机 电视机在齐河县的出现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 1971 年,一张姓军队干部从国防科工委某部转业到齐河石灰厂工作,带回一台 14 寸国产铁壳黑白电视机,这是全县个人最早拥有的电视机。 1973 年秋,经县革委会批准从上海购进 3台 12 英寸黑白电视机,分配县革委会、 武装部、潘店公社各一台,这是全县单位最早拥有的电视机。 1982 年,电视机开始进入家庭,入户数量成倍增加。全县出现第一个电视村—晏 城公社北孙村。当时,大队实行统一购买,统一品牌,采用集体出资 60%、个人出资 40%的办法,两次为 95 户村民购置日本产“索尼牌”12 英寸黑白电视机,占总户数的 94.7%。 1984 年,县内城乡出现“电视热”,男女结婚出嫁,电视机已是应备条件之一,添 置电视机,成为家庭基本建设内容。 1985 年底,全县电视机已达 2440 余台, 正常情况下都能接收到中央电视台(八频道) 和山东电视台(五频道)的清晰音像,加室外 天线后还能收到济南电视台(六频道)和山东 电视台传送的节目(二频道)。此时,电视机 开始逐渐使用室外天线(早期电视机一般使用 室内天线,收视效果较差),受电视台信号发 射距离以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收看信号时好时 坏,收视效果不太理想。 图 3—3 室外天线 108 1998 年 10 月,祝阿镇西小杨村与济南市天桥区清河村结友好帮扶对子,清河集团 一次性将 64 台 21 英寸泰山牌彩色电视机发放到小杨村的每个农户,成为彩电村。 1998 年底,全县电视村已发展到 50 个,彩色电视机逐步进入农家。 这一阶段,电视机种类较多,有国产的泰山、金星、北京、牡丹、黄河、海燕、 孔雀、菊花等 10 多个品牌,来自全国 20 多个生产厂家,还有日立、东芝等国外进口 产品,显像管尺寸小到 9吋,大到 26 吋。 二、微波传输站 1988 年 10 月 21 日,建成齐河县微波站(设在原 2层办公楼 1楼),开始转播德州 台的节目,宋宝荣任微波站站长。德州地区电视台的节目通过微波于 1988 年 10 月 23 日传到齐河微波机房,再通过开路信号发送到电视用户。 1991 年,宋宝荣任微波站站长,共有 4名工作人员:孙新河、张立华、郑兆洋、 崔宗浩,分两批参加德州地区微波机务学习班。 1995 年,微波机房搬入广播电视局南院(红庙朱村)。 1996 年 1 月,建立机房管理规定,要求:不准随意进入机房,保持清洁;每周一 次维护日,维护人员每半月巡查一次,有故障及时维修;防火防盗;严禁用电炉子、 电饭锅;工作结束后,断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