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东莞市竹溪中学 燕萍).doc

浅谈《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东莞市竹溪中学 燕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东莞市竹溪中学 燕萍)

东莞市2010年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 浅谈《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 摘要: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说明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部分,共安排了4个演示实验,本文就这四个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提高课堂演示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演示实验;教学策略;效果分析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乡镇里的中学,由于实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很多探究性实验都无法开展,因此,课堂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用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比较容易学到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和试剂的方法,以及操作过程,对于以后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有很大的帮助。在《生物》(人教版)中,共安排了8个演示实验,其中在七年级上册,说明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部分,就安排了4个演示实验,不难看出,初中生物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这两部分知识的重视程度。所以,做好这4个演示实验的课堂教学,对整个初中生物教学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中演示实验的分析 在这4个演示实验中,前3个演示实验安排在《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中,用于说明呼吸作用的原料与产物;第4个演示实验则安排在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用于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演示教学,因此特地对这4个演示实验进行了如下分析。 1.演示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在下文中以实验1表示)的分析 (1) 教师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再往两瓶种子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用棉花封口。 (2)课堂演示部分:教师把两瓶种子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瓶中的温度计显数。 (3)预期实验现象:甲瓶中温度显数较高。 (4)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5) 实验存在的不足:实验现象小,可以看清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学生不多。 2.演示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在下文中以实验2表示)的分析 (1)教师课前准备:在上课前1个小时,在一广口瓶中放入萌发的种子,如书本P24页第1幅图,连结好仪器。 (2)课堂演示部分:教师把装置放在讲台上,在漏斗处去掉棉花,倒入清水,打开阀门,让学生观察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 (3)预期实验现象:在石灰水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4)实验结论:种子萌发时放出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5)实验存在的不足:同演示实验1。 3.演示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氧(在下文中以实验3表示)的分析 (1)教师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用两个广口瓶装种子,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两瓶盖好,放在温度的地方。 (2)课堂演示部分:教师把两瓶种子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口,用小匙盛着燃烧的蜡烛放进两瓶,让学生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 (3)预期实验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熄灭了,而放进乙瓶的蜡烛没有熄灭。 (4)实验结论:甲瓶里缺少氧(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5)实验存在难点:同演示实验1。 4.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下文中以实验4表示)的分析 (1)教师课前准备:在上课前,找一些金鱼藻,如书里P127页图,把装置连接好,放在阳光下,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 (2)课堂演示部分:教师等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迅速取出试管,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的燃烧情况。 (3)预期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 (4)实验结论: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 (5)实验存在难点:。①金鱼藻白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要收集到1/2试管,时间需要很长; ②冬天与春天交界,烈日当空的天气也实在很少,阳光不烈,光合作用不强,而且上课时,大多是在实验室或课室里,光就更弱。③取得1/2试管氧气,放卫生香,动作一定要迅速,不然氧气会跑掉。④学生不易在实验中观察到植物放出的气泡(因为气泡很小,学生与讲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⑤收集到的氧气一瞬间就燃烧完了,学生可能还没看清楚。⑥在课堂上演示,能看到现象的学生不多。 浅谈4个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 演示实验的传统教学策略,便是老师在讲台做,学生在下面观察老师做的实验结果的模式,但对于以上各个演示实验都存在着不足或难点,所以课堂演示的教学效果往往教学效果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