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论语》1讲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论语》1讲述

第四章《论语》 一、《四书》要述 二、《论语》简介 三、孔子小传 四、读《论语》 《四书》要述 四书的提法始于南宋朱熹。 四书:《论语》,体现孔子思想之作。 《大学》,传为体现曾子思想之作。 《中庸》,传为体现子思思想之作,孔子孙孔伋。 《大学》《中庸》节自《礼记》而独立成书。 《孟子》,体现孟子思想之作。 ——本人、学生、学生的学生编辑而成书。宋以后科举考试的法定读本与依据。 《四书》与儒家经典 六经、五经、(汉)七经、(唐)九经与十二经、(东晋)十经、(五代)十一经、(宋)十三经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义、《乐》以道和。” ——宋以后有“四书五经”之说。 《四书》与儒家经典 《四书章句集注》 由章句和注两种传注形式构成,对经典的注解和疏通。 注疏,分传注和义疏。传注直接解释经典文本或原始文本;义疏是对传注进一步的解说。 集注,集众家之注说,认为不妥者提出己见。 《四书》与儒家经典 传,注解经典而传述经义。 章句,分章析句以解说经义,一般对内容有所发挥。 《论语》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资料。班固《汉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谓之《论语》。” 曾子、有子门人最后整理而成。程(颐)子曰:“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故其书独二子以子称。” 《论语》的三种文本 何(宴)氏曰:“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别有《问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古论语出孔氏壁中,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 三种文本:古文论语、鲁论语、齐论语。篇目和文字有出入。 今文齐、鲁《论语》列入学官,西汉末张禹合鲁、齐《论语》为一,时称《张侯论》,为现通行本,共二十章。古文论语唯孔安国做过训解,不传于世。 论语的主要注本: 《论语注》(东汉)郑玄注,宋后亡佚,《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 《论语注疏》(魏)何宴集解,《十三经注疏》本 《论语义疏》(梁)黄侃义疏,《四库全书》本 《论语集注》(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本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正义,《诸子集成》本 《论语疏证》杨树达疏证,科学出版社,1955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2年 孔子小传 身世——志于学——谋生:相礼、教育——仕途——周游列国——教育文化事业 孔子 据说为圣人之后,即商汤之后。 宋国贵族之后。 “野合”而生孔子。 三岁丧父,母子相依为命。 少多劳苦,少年好学。“吾少也贱,多能鄙事。” 少年丧母,奋学造命。 孔子趣闻 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生而首上圩(wei)頂”,故名丘;还有学者认为孔子先祖与北方少数民族“长狄”有通婚。 丧家之犬 陈蔡绝粮——矢志不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欲仕不致——学生阻止 问礼老子——儒道争议 学琴三得——学问之道 孔子事迹 文化教育事业:行“相礼”——收徒讲学——修《诗》、《书》 仕途:委吏——乘田——中都宰(县长)——司空——大司寇(司法) 周游列国十四年,推销政治抱负,到过卫、陈、曹、宋、郑等国。 如何读原著经典 首先识得原著文句,方知其意思。 其次要结合经典的时代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的理解其具体涵义和主要精神。 再次在前面二者基础上,揭示经典在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价值和意义。 任何一部经典文献,在文化系统中自有其意义,所以揭示其意义是重点;同时,阐释经典从而揭示其时代价值和意义是难点,因为这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读《论语》《孟子》之法 古人之法: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思考题 1、《论语》探讨了哪些哲学问题?主要哲学范畴有哪些? 2、《论语》的哲学方法论特色有哪些? 3、《论语》对于形成中国文化传统有何价值和意义? 4、《论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以社会知识对抗自然知识意味着人们自我认识的深化,表现在以基于社会交往实践产生的理智对抗基于自然知识产生的理智,前者是实践的理智,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后者是纯粹的理智,超越于社会之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