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化实验原理培训课件讲述
* * 理化试验原理培训 2012年8月12日 郭莉莉 培训对象:理化检验人员 培训目的:提高检验准确性 目 录 A 二 油脂中酸价的测定 三 四 五 一 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法) 食品中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一、油脂酸价的测定 注: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脂肪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而脂肪的质量于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有关,一般常用酸价作为其衡量指标之一,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毫克数。 1.酸价的定义 一、油脂酸价的测定 2.酸价测定的原理 plan 酸价的滴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的,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 a,称取3—5g样品 b,50ml乙醚乙醇混合液,摇匀使样品溶解 c,酚酞指示剂2—3滴 滴定初现微粉色,30秒内不变色为终点 反应式: RCOoH+KOH——-RCOOK+H2 O 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下 属 油脂中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的多少常以过氧化值表示。所谓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有的过氧化物,在酸性条件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的碘的克数。 过氧化值的定义 1 过氧化值反应了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油脂在败坏的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活性很强的过氧化物,进而聚合或分解,产生醛、酮和低分子量的有机酸类。 过氧化物是油脂酸败的中间产物。因此常以过氧化物在油脂中的产生,作为油脂开始败坏的标志。 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的多少与酸败的程度成正比。过氧化值与油脂的新鲜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过氧化值的测定是判断油脂酸败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过氧化值测定的原理 1 2 2 消费者成本Cost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化学反应式为 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过氧化值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局限性 3 过氧化值随油脂的酸败而增加这一趋势是有一定限制的,超过这一限值反而下降,严重败坏的油脂中过氧化值反而较低,其原因是当油脂严重酸败时,过氧化物分解的速度大于其产生的速度。 a,称取2g样品; b,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 d,1ml饱和碘化钾溶液,密塞,轻轻振摇混匀,暗处放置3min,取出; d,100ml水,摇匀,立即滴定。 1ml淀粉指示剂,蓝色消失为终点。 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过氧化值测定的注意事项及局限性 3 碘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发生副反应,在强酸条件下,硫代硫酸钠会发生分解,且碘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碘易挥发,故滴定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且不能剧烈摇动溶液。 淀粉指示剂应是新配制的,最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即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至浅黄色时再加入淀粉,否则碘和淀粉吸附太牢,致使终点出现过迟,引起误差。 油脂酸价与过氧化值的关系 第一部分是油脂的酶解过程,就是油脂直接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随后进一步氧化成低级的醛、酮、酸等,被称为酮式酸败,这一部分酸败用酸价表示。 第二部分是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氧化打开形成过氧化物,这一部分用过氧化值表示。 过氧化物再进一步氧化为低级的醛、酮、酸,这个时候过氧化值会降低,这一部分的酸败又用酸价表示。 酸价与过氧化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可以同时存在,但是酸败到最后只会有酸价没有过氧化值。又是油脂为不饱和酸的话,就会先出现过氧化值而后才出现酸价,酸价会一直上升,而过氧化值会升了又降。 油脂 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3 实验原理 1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生成的重氮化合物,再与萘基盐酸二氨乙烯偶联成紫红色的重氮染料,产生的颜色深浅与亚硝酸根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可以进行比色测定。 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3 亚硝酸盐实验中的影响因素 2 显色时间 显色时间在15分钟变化较大,15—25分钟变化缓慢,25分钟时吸光度最大,而后趋于稳定。 显色温度 吸光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在变化,测定时将显色温度控制在室温条件下即可。 样品PH 亚硝酸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需要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在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化学-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new详解.ppt
- 班级管理细则讲述.doc
- 班级管理中的艺术讲述.ppt
- 物理化学课程学习重点详解.ppt
- 物理裂变和链式反应详解.ppt
- 电工电子数字电路详解.ppt
- 班级管理言语36ppt讲述.ppt
- 班组安全四个档案、八个台帐讲述.docx
- 电工高级自动控制技术详解.ppt
- 班组安全工作讲述.ppt
- 3 《健身俱乐部团体课程设计对会员健身体验优化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策略的护理干预实践与效果评价研究综述与展望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防疫主题班会.pptx
- 海轮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
- 融合人工智能的教育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及用户体验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辽宁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 家电制造企业仓储物流系统智能化设计与供应链协同效率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内容生态建设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