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分解.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重农抑商”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氏族公社公有 1.原始社会: 成员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制(私有制) ——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这段材料说明夏、商、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怎样的? 田里不鬻。——《礼记·王制》 井田制的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即属于周王所有);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3. 封建社会: (1) 确立的过程: ①春秋时期,由于______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_____,而且周王室衰微,诸侯间的兼并战争频繁,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公元前594年,______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___________的合法性。 ③战国时期,秦国的_____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生产力 私田 鲁国 土地私有 商鞅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废井田开阡陌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1)三种类型 ①土地国有制 A、曹魏时推行的屯田制 B、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 C、王莽推行的“王田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 A、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 B、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③农民土地私有制 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就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高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 《徽州府志》记载说:“本府万山中,不可舟车,田地少,户口多。”据统计,明代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面积仅2.2亩,清代康熙年间为1.9亩,道光年间只1.5亩。而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均拥有耕地“约得四亩,十口之家,即须四十亩”才能维持温饱。 (2)封建土地制度的顽疾——土地兼并 ①含义 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得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急剧减少。 ②原因 A、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土地私人所有、可以买卖或转让) B、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重要条件。 ③实质 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 ④影响 A、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阶级矛盾激化,甚至农民起义、王朝灭亡。 B、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C、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________,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_____________。 ②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______和______的多寡收取赋税,绘制了“鱼鳞图册”,作为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抑制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只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人丁 土地买卖 均田制 田亩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明朝土地买卖的契约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二、“重农抑商” 1 含义: 重视农业 抑制商业和手工业 3 目的: 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2 原因: 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发展历程 (1)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①主张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影响 A、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B、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 (2)西汉初年的重农抑商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 ①背景 ②表现 A、统治者沿袭“重农抑商”的治国理财思想。 B、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C、限制民营商业发展。 D、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③影响 A、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的统治。 B、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资本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