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章节教学准则与方法
第六章语文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二)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三)教学原则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二、中国古代的教学原则思想 (一)启发诱导:任何学习活动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循序渐进:指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 (三)因材施教: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的相辅相成。 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五)量力性: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来确定教学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学的进度。 三、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二、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五、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原则(课堂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一、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道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一)就文本而言:“文”与“道”统一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朱熹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元)郝经 (二)就教学活动而言:“学文”与“做人”统一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 如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 教学。 ——赫尔巴特 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 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 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 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林崇德 二、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兼顾、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以往重读写,轻听说。 三、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 (一)语言与思维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语言经过听、读内化为思维;另一方面,思维的结果,通过说、写用语言表达出来。即: 内化 外化 听、读→思维→说、写 (二)语文学习离不开形象思维 语文教学存在两种思维,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记叙文体),作者主要用形象思维,即用形象材料、表象来思维。 议论文以及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则主要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直接的,可以说是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写,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形象思维则不同,它是用表象来思维,用语言来表达,思维与语言一般是不同步的。 (三)由形象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创造性思维:语文思维的重要特性如:寓言《薛谭学讴 》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交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思考:有哪些立意? 换一个角度思考“狼来了”的故事: (1)山下大人的角度: 狼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从这个客观存在出发,孩子的喊声算是一种警告,不能因为孩子说过谎,就否定狼存在的基本事实,从而失去了对狼的警惕性;不能因为孩子前两次撒谎,就笃定他第三次一定撒谎,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要不得。 (2)谎话的角度: “狼来了”的故事批评那个撒谎的孩子,而另有一首叫《歌颂王二小》的歌却在赞扬一个说“谎话”的孩子。这该怎么看呢?其实谎话是有政治内容的,对人民、对朋友、对亲人不能说谎话,而对敌人则不能讲实话。当然,说谎话还有种种复杂的情况,有时为了关心和爱护别人,适当地“撒点谎”也是无可非议的。 这两个角度都是对传统角度的反思,以此确立观点,论证一定新颖,意义也更加深刻。 四、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完整版——约翰.墨菲.doc VIP
- 秋季养生ppt课件.pptx
- 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真题.docx
- 课程设计-基于systemview的2ask信号调制与解调 .pdf VIP
- 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部分专业历届校考真题汇编.pdf VIP
- 絮凝剂对MBR活性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pdf VIP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九三阅兵:这一刻,与祖国同频共振.docx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英语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冲刺模拟试卷-辽宁地区-学生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