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第十一讲讲义.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史”第十一讲讲义

《楚辞·离骚》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 《急就篇》颜注:“精者为绵,粗者为絮;新者为绵,故者为絮。” 《说文》:“牙,牡齿也。”段注:“壮齿者,齿之大者也。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牙者称牙。牙较大于齿。” 笑不露齿 唇亡齿寒 《说文》:“刻,镂也。”段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此析言之。统言之则刻亦镂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刻舟求剑 (十七)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十八)浑言、析言 、统言、通言、散言、对言、散文、对文 浑言是笼统地说,即只就两词的共同点而言,又称统言、通言、散言、散文。 析言是分开来说,即只就两词各自的特点而言,又称对言、对文。 这组术语常用来辨析同义词,说明同义词的同和异,也说明同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义所表现的粗略和精细的不同。 《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段注:“短尾名‘隹’,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训诂常用术语 《汉语史》第十一讲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这组术语,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意义。被解释的词和用以解释的词是义同或义近的关系。 《周易·彖上传》:“师,众也。” 《周礼·天官·大宰》:“掌建邦之六典。”郑玄注:“典,常也,经也,法也。” 《说文·士部》:“士者,夫也。” 《礼记·杂记》:“子贡观于蜡。”郑玄注:“蜡zhà也者,索也。” 蜡祭名。年终大祭万物。 腊祭祖先,蜡祭百神。 蜡,索也,岁有十二月,索群神而祀之,今之腊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也有解释专名,指出被释词是什么的。 《国语?周语上》:“穆王将伐犬戎。”韦昭注:“穆王,周康王之孙、昭王之子、穆王满也。” 《诗·邶风》:“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笺:“在前上处者,在前上列也。” 《周礼·天官》:“惟王建国。”郑玄注:“百物阜安,乃建王国也。”贾公彦疏:“乃建王国者,于百物盛安之处乃立王国,王国者洛邑王城是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曰、为、谓之、之谓 这组术语主要用来下定义。分别连用有对比意味。 《诗经·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毛传:“水中可居者曰洲。 《左传·文公三年》:“执事不以衅鼓。”杜注:“以血涂鼓为衅鼓。”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